第1章 微機基礎知識
1.1 磁盤操作系統DOS簡介
1.1.1 DOS及其組成
1.1.2 磁盤及其管理
1.1.1.1 軟盤
1.1.1.2 硬盤
1.2 文件管理分層次
1.2.1 文件說明四要素
1.2.2 文件名的通配符
1.2.3 文件管理分層次根子目錄成樹形
1.2.4 系統啟動
1.2.4.1 軟盤的使用
1.2.4.2 冷啟動
1.2.4.3 熱啟動
1.2.4.4 啟動盤的制作
1.3 DOS命令分類
1.3.1 內部命令
13.2 外部命令
1.4 DOS常用命令
1.4.1 復制類命令
1.4.1.1 FORMAT命令
1.4.1.2 COPY命令
1.4.1.3 DISKCOPY命令
1.4.1.4 BACKUP命令
1.4.1.5 RESTORE命令
1.4.1.6 SYS系統傳送命令
1.4.2 刪除類、目錄類命令
1.4.2.1 ERASE刪除文件命令
1.4.2.2 MKDIR建立子目錄命令
1.4.2.3 CHDIR改變當前目錄路徑命令
1.4.2.4 RMDIR改變當前目錄路徑的命令
1.4.3 顯示、打印類命令
1.4.3.1 CLS清屏幕命令
1.4.3.2 DIR顯示磁盤目錄命令
1.4.3.3 TYPE顯示文件內容命令
1.4.4 其他命令
1.4.4.1 RENAME換名命令
1.4.4.2 VER顯示DOS版本號命令
1.5 鍵盤
1.5.1 鍵盤應用基礎
1.5.2 鍵盤的構成及使用
第2章 鍵盤操作及指法訓練
2.1 鍵盤錄入的特點和要求
2.2 鍵盤輸入基礎練習
2.2.1 指法練習要點
2.2.2 A、S、D、F、J、K、L;的練習
2.2.3 E、I的練習
2.2.4 G、H的練習
2.2.5 R、T、U、Y的練習
2.2.6 .、,、Shift、>、<的練習
2.2.7 W、Q、O、P的練習
2.2.8 V、B、M、N的練習
2.2.9 C、X、Z、?的練習
2.2.10 階段復習
2.2.11 數字鍵、符號鍵練習
2.2.11.1 4 5 6 7鍵練習
2.2.11.2 1 2 3 8 9 0鍵練習
2.2.11.3 數字鍵綜合練習
2.2.11.4 !@ # ¥$ % ^ & * ( )鍵練習
2.2.11.5 其他符號鍵練習
第3章 五筆字型基礎
3.1 五筆字型漢字編碼
3.1.1 基本字根
3.1.1.1 五筆字型的筆畫及分類
3.1.1.2 五筆字型字根
3.1.1.3 五筆字型基本字根
3.1.2 漢字輸入的基本方法
3.2 鍵面漢字、簡碼的輸入
3.2.1 鍵名漢字編碼及輸入
3.2.2 成字字根漢字編碼及輸入
3.2.3 五種基本筆劃編碼及輸入
3.2.3.1 一級簡碼
3.2.3.2 二級簡碼
3.2.3.3 三級簡碼
3.3 五筆字型字根結構關系
3.3.1 字根間的結構關系
3.3.1.1 單字根結構
3.3.1.2 散字根結構
3.3.1.3 連筆字根結構
3.3.1.4 交叉字根結構
3.2.1 漢字的三種字型結構
3.2.1.1 左右型漢字
3.2.1.2 上下型漢字
3.2.1.3 雜合型漢字
3.3.3 五筆字型鍵盤上字根分布
3.3.3.1 鍵盤
3.3.3.2 五筆字型字根的分類
3.3.3.3 五筆字型字根在鍵盤上分布
3.4 字根鍵盤及布局特點
3.4.1 字根鍵盤
3.4.2 布局特點
3.5 橫區(qū)字根鍵盤的用法及助記詞
3.5.1 G、F、D、S、A鍵上的字根
3.5.2 橫區(qū)字根助記詞
3.5.2.1 字根助記詞
3.5.2.2 鍵位上字根的特征
3.5.3 橫區(qū)助記詞解釋及記憶重點
3.5.4 橫區(qū)二、三及簡碼輸入舉例
3.6 豎區(qū)字根鍵盤的用法及助記詞
3.6.1 H、J、K、L、M鍵上的字根
3.6.2 豎區(qū)字根助記詞
3.6.3 豎區(qū)助記詞解釋及記憶要點
3.6.4 豎區(qū)二、三級簡碼輸入舉例
3.7 撇區(qū)字根鍵盤的用法及助記詞
3.7.1 T、R、E、W、Q鍵上的字根
3.7.2 撇區(qū)字根助記詞
3.7.3 撇區(qū)助記詞解釋及注意要點
3.7.4 撇區(qū)二、三級簡碼輸入舉例
3.8 捺區(qū)字根鍵盤的用法及助記詞
3.8.1 T、R、E、W、Q鍵上的字根
3.8.2 捺區(qū)字根助記詞
3.8.3 捺區(qū)助記詞解釋及注意要點
3.8.4 捺區(qū)二、三級簡碼輸入舉例
3.9 折區(qū)字根鍵盤的用法及助記詞
3.9.1 N、B、V、C、X鍵上的字根
3.9.2 折區(qū)字根助記詞
3.9.3 折區(qū)助記詞解釋及注意要點
3.9.4 折區(qū)二、三級簡碼輸入舉例
第4章 五筆字型字根與編碼規(guī)則
4.1 字根總表
4.2 鍵名漢字的編碼
4.3 鍵外字的編碼
4.3.1 字根碼
4.3.2 末筆畫字型交叉識別碼
4.3.3 字根區(qū)位輸入
4.4 漢字拆分
4.4.1 常用非基本字根拆分
4.4.2 按筆畫拆分
4.4.3 常用漢字編碼拆分
4.4.4 容易拆錯的漢字拆分
4.4.5 易混淆和變體字根的區(qū)分
4.4.6 “乙”字根拆字法
4.5 詞匯編碼
4.5.1 雙字詞匯編碼規(guī)則
4.5.2 三字詞編碼規(guī)則
4.5.3 四字詞編碼規(guī)則
4.5.4 多字詞編碼規(guī)則
4.6 重碼與容錯碼
4.6.1 重碼
4.6.2 容錯碼
4.7 萬能學習鍵“Z”
4.8 總結
4.8.1 指法
4.8.2 初學五筆字型注意事項
4.8.3 字型與末筆識別
第5章 WPS入門基礎知識
5.1 WPS操作系統簡介
5.1.1 WPS的運行環(huán)境
5.1.1.1 硬件環(huán)境
5.1.1.2 軟件環(huán)境
5.1.2 WPS系統的啟動
5.1.3 WPS主菜單的使用
5.1.3.1 編輯文書文件
5.1.3.2 編輯非文書文件
5.1.3.3 打印文書文件
5.1.3.4 請求幫助
5.1.3.5 文件服務功能
5.1.3.6 退出WPS
5.1.4 命令菜單的使用
5.1.4.1 命令菜單方式的進入與退出
5.1.4.2 命令菜單的使用
5.2 WPS的一些基本概念
5.2.1.1 文件名
5.2.1.2 尺寸的規(guī)定
5.2.1.3 軟空格與硬空格
5.2.1.4 軟回車與硬回車
5.2.1.5 分頁符
5.2.1.6 文末符
5.2.1.7 光標
5.2.1.8 TAB鍵
5.2.1.9 窗口
5.2.1.10 標尺
5.2.1.11 全角字符與半角字符
5.2.1.12 標點符號
5.2.1.13 插入/改寫狀態(tài)
5.2.1.14 字塊和“行塊”、“列塊”
5.2.1.15 行列號
5.2.1.16 控制符
5.2.1.17 菜單
5.2.1.18 光標桿
5.2.1.19 WPS屏幕
5.2.1.20 全拼雙間
5.2.1.21 雙拼雙音
5.2.1.22 多字詞匯
5.2.1.23 鼠標
5.2.1.24 計算器
第6章 WPS的操作使用
6.1 文件操作
6.1.1 WPS的文件分類
6.1.1.1 WPS字處理軟件系統文件
6.1.1.2 WPS用戶文件
6.1.2 文件名
6.1.3 文書文件與非文書文件
6.1.4 文件的保存與退出WPS
6.1.4.1 文件存盤后不退出編輯狀態(tài)
6.1.4.2 文件存盤后退到主菜單
6.1.4.3 文件不存盤退到主菜單
6.1.4.4 文件存盤后退到SPDOS
6.1.4.5 讀取文件
6.1.4.6 塊寫文件
6.1.4.7 文件的密碼設置
6.2 文件編輯
6.2.1 文本編輯方式
6.2.1.1 全屏幕編輯
6.2.1.2 行編輯
6.2.2 光標移動
6.2.2.1 光標移動命令
6.2.2.2 快速移動光標
6.2.3 字符的插入與改寫
6.2.3.1 字符的插入
6.2.3.2 字符的改寫
6.2.4 刪除與恢復操作
6.2.4.1 刪除光標所在處字符
6.2.4.2 刪除濼標前一字符
6.2.4.3 刪除光標所在的一句
6.2.4.4 刪除光標所在行
6.2.4.5 恢復刪除的內容
6.2.5 分行與分頁
6.2.5.1 分行
6.2.5.2 分頁
6.2.6 塊操作
6.2.6.1 塊的設置
6.2.6.2 塊的取消
6.2.6.3 塊的移動
6.2.6.4 塊的復制
6.2.6.5 塊的刪除
6.2.7 查找與替換
6.2.7.1 查找
6.2.7.2 查找并且替換
6.2.7.3 方式選擇
6.3 WPS的排版及制表
6.3.1 確定版面尺寸
6.3.1.1 設置右邊界
6.3.1.2 設置左邊界
6.3.1.3 段落重排
6.3.2 確定字體、字型及字號
6.3.2.1 設置漢字字體
6.3.2.2 設置漢字字型號
6.3.2.3 設置英文字體
6.3.3 確定字距、行距
6.3.3.1 設置字間距
6.3.3.2 設置行間距
6.3.4 版面修飾
6.3.4.1 設置上下劃線
6.3.4.2 選擇漢字修飾
6.3.4.3 定義字符背景、前景及陰影
6.3.5 設定分欄打印
6.3.5.1 設定分欄打印
6.3.5.2 設定分欄打印欄距
6.3.6 制表
6.3.6.1 自動制表
6.3.6.2 制表連接
6.3.6.3 取消制表線
6.3.6.4 手動制表
6.4 模擬顯示與打印輸出
6.4.1 模擬顯示
6.4.1.1 進入模擬顯示
6.4.1.2 改變當前模擬顯示狀態(tài)
6.4.1.3 選擇模擬顯示比例
6.4.2 文件打印輸出
6.4.2.1 在編輯狀態(tài)下打印
6.4.2.2 在職菜單下打印
6.4.2.3 改變當前打印參數
6.5 窗口功能及其他
6.5.1 多窗口的設置
6.5.1.1 第二個窗口的設置
6.5.1.2 窗口的選擇
6.5.1.3 第三個窗口的設置
6.5.1.4 第四個窗口的設置
6.5.2 窗口尺寸的調整和取消窗口
6.5.2.1 窗口尺寸的調整
6.5.2.2 窗口的取消
6.5.3 其他操作
6.5.3.1 重復執(zhí)行命令集
6.5.3.2 終止命令和暫停命令
6.5.3.3 計算器功能
6.5.3.4 執(zhí)行DOS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