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經對斯諾動情地說道:在他早年在北京闖蕩時,“特別是邵飄萍,對我?guī)椭艽蟆K切侣剬W會的講師,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個具有熱情理想和優(yōu)良品質的人。”毛澤東沒有看走眼。邵飄萍是一位杰出的新聞學家、新聞教育家,在他一生不長的從事新聞的活動中,他卻幾乎涉獵了新聞學和新聞事業(yè)的每個領域——記者、編輯、主筆、社長;在他歲及“不惑”的年月里,他“踔厲奮發(fā),又嘗飽經痛苦,舉凡所謂窮餓、羈囚、逋逃、淪落、兄弟妻子離散,人生所不堪之楚毒,殆無不以一身受之”。今天人們談起他,往往稱道他給后人留下的最珍貴的遺產是堅定不移地反專制、反蒙昧,以及終其一生為捍衛(wèi)言論自由所持的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姿態(tài)和犧牲精神,所謂“以身殉報”,他是仰天長笑而就義的。其實,一部中國的新聞史,或者說一部中國的近現(xiàn)代歷史,都是無法繞開邵飄萍這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