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專制政體被推翻了,這是一項非常巨大的歷史進步。在文化學術方面,儒學獨尊的局面也相對地被打破了,因而學術思想呈現(xiàn)了相當活潑的景象。同時西方學術思想不斷涌進,人們的思路也比較開闊,于是哲學、人文科學方面思想相對自由。當時國勢危急,日本軍國主義者對于中國虎視眈眈,一再挑釁,更引起了學者的愛國保國的憂患意識。有些學者不愿參加政治活動,于是走上了學術救國、教育救國的道路,專心學術,因而也做出了一些學術成果。當時許多學者繼承了清代樸學的作風,考據(jù)比較精審,析事論理,才求準確。也有些學者對于宋明理學有較多的了解,對于深邃的義理有較深的體會。自清末以來,西學東漸、西方學術傳入中國,受到重視,許多學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西方的治學方法,致力于中西學術的會通與融合,因而達到了學術研究的較高水平。辛亥革命至一九四九年,史稱民國時期,民國時期是充滿了內憂外患的時期,但是當時的學術界確實出現(xiàn)了很多有一定價值的學術著作。民國時期的學術著作,有許多現(xiàn)在已買不到了,而實際上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東方出版社有鑒于此,計劃編印一套能反映民國時代學術成果的系列文叢,搜集這段時期文史哲名著,匯為“典籍文庫”,以簡體字排印。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東方出版社的編輯部同志征求我的意見,并邀序于予,于是略述民國時期學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