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中國古典文學,是我國偉大文化寶庫中的絢麗瑰寶。為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把古典文學名著普及到廣大群眾中去,我們組織出版了一套“中國古典文學普及讀本”。這套普及讀本的特點是:(一)選材精當。從浩如煙海的古代散文和代表古代詩、詞、曲最高藝術成就的唐詩、宋詞、元曲中,精選出意境高雅、千古傳誦的名篇;從廣為流傳的古代小說中精選出思想性、藝術性都好的經典著作,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等。這套書可使讀者以較經濟的時間對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二)注釋通俗。對難懂的詞語、典故等用淺顯通俗的文字作簡明扼要的注解,對難認的字加注拼音及同音字,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讀者能夠讀懂。(三)物美價廉。書籍的裝幀設計既美觀大方,又簡樸實用。書的定價較低,一般讀者能夠買得起。我們期望這套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和第一部章回小說。它全景式地描繪了漢末至晉統(tǒng)一的百年間歷史,描述了統(tǒng)治集團內部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斗爭、軍事斗爭,對當時動亂的社會狀況有所反映,揭露了董卓等統(tǒng)治者的某些罪惡,逆造了諸葛亮、曹操、周瑜、關羽、張飛等眾人物,結構宏偉,故事曲折,語言精練,深愛我國人民的喜愛?!对趪萘x》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和內涵,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產生了深遠影響。由于歷史的局限,作品封建正統(tǒng)思想嚴重,“擁劉貶曹”,對黃巾起義也有所詆毀。《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1330?:1400?)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嘩《后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和某些有關的雜劇。傳說。經過綜合熔煉,再創(chuàng)作而成。目前,所見最早刊本兒是明嘉靖本,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清初,毛綸,毛宗崗父子對這部作品作了修改,成為現在流行最廣的一百二十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