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黑頸鶴研究

黑頸鶴研究

黑頸鶴研究

定 價:¥23.00

作 者: 李筑眉,李鳳山 編著
出版社: 上??萍冀逃霭嫔?/td>
叢編項: 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2839671 出版時間: 2005-12-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21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全世界現(xiàn)生存鶴科鳥類15種,黑頸鶴是其中科學發(fā)現(xiàn)最晚(1876)的一種。黑頸鶴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之一,也是15種鶴中唯一完全生活在高原上的鶴類。黑頸鶴在被科學發(fā)現(xiàn)、定名后的百余年中,由于其分布地高寒偏僻,以及區(qū)域社會各方面在相當時期與外界相對閉塞等特殊的歷史原因,致使在科學上對它進一步的研究一直十分有限,它也因此成為國際上最受關注的瀕危物種之一。我們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進行黑頸鶴的研究及保護工作,歷時多年,野外工作范圍涉及去、貴、川、甘、青、藏等黑頸鶴的主要分布省、自治區(qū)。本書即是我們在總結多年的黑頸鶴野外研究成果和參與推進黑頸鶴自然保護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參閱、整理了國內(nèi)外有關黑頸鶴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資料精心編著而成。

作者簡介

  李筑眉,1954年出生。1982年畢業(yè)于貴陽師范學院(現(xiàn)貴州師范大學)生物系,理學士?,F(xiàn)任貴州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動物研究室主任,中國鳥類學會會員,木鳥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雉類專家組成員。主要從事鳥類學、鳥類生態(tài)學、保護生物學研究,特別對黑頸鶴和白冠長尾雉進行過長期的野外研究工作。李鳳山,1960年生于內(nèi)蒙古赤峰市。1982年畢業(yè)于東北林學院野生動物專業(yè),理學士,1989年獲東北林業(yè)大學野生動物管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qū))環(huán)境研究所博士學位?,F(xiàn)在國際鶴類基金學會任中國項目代表。共組織參與了15項鶴類科學研究、保護管理、環(huán)境教育方面的課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特征
第二節(jié) 分類地位
第三節(jié) 地理分布
第四節(jié) 研究史略
第二章 繁殖生態(tài)
第一節(jié) 繁殖棲息地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繁殖周期
第三節(jié) 繁殖期行為
第四節(jié) 繁殖期食物和食性
第五節(jié) 繁殖棲息地選擇
第三章 越冬生態(tài)
第一節(jié) 越冬棲息地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越冬習性
第三節(jié) 越冬期行為
第四節(jié) 越冬期食物和食性
第五節(jié) 越冬棲息地選擇
第六節(jié) 越冬種群數(shù)量和幼體新增率
第四章 遷徙
第一節(jié) 年周期活動
第二節(jié) 環(huán)志與回收
第三節(jié) 衛(wèi)星追蹤
第四節(jié) 遷徙路線及特點
第五章 解剖和生理生化
第一節(jié) 消化道形態(tài)特征
第二節(jié) 染色體組型
第三節(jié) 血液生理指標
第四節(jié) 同工酶
第五節(jié) 野外禽傳疾病
第六章 人工飼養(yǎng)繁殖
第一節(jié) 人工飼養(yǎng)管理
第二節(jié) 人工繁殖技術
第三節(jié) 飼養(yǎng)種群現(xiàn)狀及譜系
第七章 受脅狀況與保護
第一節(jié) 受脅狀況
第二節(jié) 保護措施和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自然保護優(yōu)先行動
外文摘要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