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新科技革命與當代中國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

新科技革命與當代中國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

新科技革命與當代中國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

定 價:¥30.00

作 者: 趙常偉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學

ISBN: 9787500451334 出版時間: 2005-02-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大32開 頁數: 408 字數:  

內容簡介

  新科技革命的勃興使現代科教不僅強化了啟智育人功能,更升華了富民強國功能。本書分別探討了現代科教“興國”功能的形成、美蘇科技興國戰(zhàn)略的借鑒、中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理論與實踐等問題??萍几锩鼘θ祟悮v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甚至催生了馬克思主義科技觀。馬克思主義科技觀構成了中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理論淵源?,F代科教功能的升遷構成了中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踐基礎。美蘇兩國科技興國戰(zhàn)略的成敗得失構成了中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國際借鑒。中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歷經滄桑終成國策并初見成效,但隱含的問題也逐漸凸現。選好最佳著力點是實施和完善中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關鍵,其中增加科教投入、廣開科普教育、強攻高新科技等乃當前緊要措施。<

作者簡介

  趙常偉,男,1965年12月出生于山東省陽谷縣。1984年聊城師專英語系畢業(yè),1993年曲阜師范大學教科所碩士畢業(yè),2000年北京大學國關學院博士畢業(yè)?,F為聊城大學世界共運所教授,碩士生導師,《聊城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審,學報編輯部主任,山東省國際政治和國際共運學會理事。自參加工作以來,參編出版著作3部,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參加山東省和聊城大學科研項目4項,獲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山東省教育廳、聊城大學等科研獎項十余項。

圖書目錄

導論/(1)
第一節(jié)研究現狀和目的/(1)
第二節(jié)研究內容和方法/(8)
第三節(jié)“科教興國”和“新科技革命”釋解/(10)
一 科教興國/(11)
二 新科技革命/(23)
第一章科技革命的升級與馬克思主義的科技觀/(37)
第一節(jié)第一次科技革命與馬克思的科技觀/(38)
一 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影響/(38)
二 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觀/(41)
第二節(jié)第二次科技革命與列寧的科技觀/(57)
一 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影響/(57)
二 列寧的科技觀/(62)
第三節(jié)第三次科技革命與鄧小平的科技觀/(81)
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響/(81)
二 鄧小平的科技觀/(84)
第二章新科技革命與科教發(fā)展/(96)
第一節(jié)新科技革命在發(fā)達國家的勃興/(97)
一 經濟實力強大/(99)
二 科技動力強勁/(105)
三 科技引進得力/(109)
四 教育水平先進/(114)
第二節(jié)戰(zhàn)后科教的快速發(fā)展/(121)
一 二戰(zhàn)的催發(fā)和慣性/(122)
二 冷戰(zhàn)的需要與刺激/(128)
三 發(fā)達國家的大力扶持/(133)
第三節(jié)戰(zhàn)后科教功能的新發(fā)展/(138)
一 戰(zhàn)后科技的經濟功能/(139)
二 戰(zhàn)后科技的政治功能/(146)
三 戰(zhàn)后教育的科技功能/(157)
第三章美國、蘇聯的科技興國戰(zhàn)略/(162)
第一節(jié)美國的科技興國戰(zhàn)略/(163)
一 科技發(fā)展的突出特色/(165)
二 科技發(fā)展的典型措施/(186)
三 科技進步的重大影響/(208)
四 科技興國的有益借鑒/(213)
第二節(jié)蘇聯的科技興國戰(zhàn)略/(216)
一 科技發(fā)展的基礎實力/(218)
二 科技發(fā)展的基本特色/(237)
三 科技發(fā)展的突出問題/(267)
四 科技發(fā)展的主要教訓/(276)
第四章 當代中國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288)
第一節(jié)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基本演進/(289)
一 科教興國的初步探索/(289)
二 科教興國的實踐嘗試/(309)
三 科教興國的國策定位/(317)
第二節(jié)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現有困境/(325)
一 科技“第一生產力”功能發(fā)揮欠佳/(325)
二 教育的優(yōu)先發(fā)展地位表現不強/(359)
第三節(jié)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緊要對策/(383)
一 鼎力增加科教投入/(384)
二 大力開展科普教育/(387)
三 努力發(fā)展高新科技/(39l)
結束語/(395)
把握實踐特征,實施科教興國/(395)
表格目錄
表2—1 日本研究與發(fā)展經費變化情況/(135)
表2—2 法國研究與發(fā)展經費變化情況/(135)
表2—3 聯邦德國研究開發(fā)經費變化情況/(136)
表2—4 加拿大研究開發(fā)經費變化情況/(136)
表2—5 蘇聯科研經費年均增長速度/(137)
表2—6 蘇聯研發(fā)經費變化情況/(137)
表2—7 對經濟增長貢獻因素的比較/(141)
表3—1 1991年美國對研究開發(fā)投入最多的20家企業(yè)/(175)
表3—2 1970。1997年美國r&i)經費投入/(180)
表3—3 (美國)殖民地時期9所學院/(190)
表3—4 美國高中畢業(yè)生的大學入學狀況/(200)
表3—5 蘇聯1950~1986年科技人員變化動態(tài)/(220)
表3—6 世界主要國家科技人員數比較/(220)
表3—7 二戰(zhàn)主要參戰(zhàn)國有關武器年均產量比較/(223)
表3—8 二戰(zhàn)中各主要交戰(zhàn)國直接軍費統計/(224)
表3—9 二戰(zhàn)中主要交戰(zhàn)國人口損失表/(225)
表3—10 德國兵力(師)投放戰(zhàn)場比較/(226)
表3—ll 德國的歐洲盟國用于侵略蘇聯的兵力/(226)
表3—12 二戰(zhàn)中各國支出的戰(zhàn)爭費用比較/(226)
表3—13 蘇聯1950~1986年科技經費變化動態(tài)/(228)
表3—14 蘇聯科研經費與國民經濟投資增長速度對比………(228)
表3—15 科研經費對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百分比/(229)
表3—16 1987年蘇聯、日本、美國科研經費的分配比例/(233)
表3—17 蘇聯的發(fā)明與應用動態(tài)/(234)
表3—18 1986年蘇聯與發(fā)達國家獲得保護證書的發(fā)明/(235)
表3—19 各國專利申請件數/(236)
表3—20 世界主要國家1981一1986年論文指標/(237)
表3—21 各國武器產量對比/(244)
表3—22 蘇聯的直接軍費開支/(254)
表3—23 蘇聯國防開支的變化/(254)
表3—24 蘇聯擬議中的國防開支/(254)
表3—25 1989年蘇聯各軍種開支/(255)
表3—26 蘇聯軍事預算開支結構/(255)
表3—27 1989年蘇聯軍購費用/(255)
表3—28 世界核反應堆最多的國家比較/(262)
表3—29 蘇聯科學院科研人員的年齡結構/(274)
表4一l 1989~1997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變化動態(tài)/(327)
表4—2 中國生產效率與世界比較/(329)
表4—3 1909~1940年美國經濟增長分析/(332)
表4—4 1948~1981年美國經濟增長分析/(332)
表4—5 經濟增長因素的國際比較/(332)
表4—6 世界主要國家r&i)(研究與發(fā)展)經費投入情況/(334)
表4—7 1995年部分國家研發(fā)強度/(335)
表4—8 1994年世界各國(地區(qū))r&e)支出及其占gdp的比例/(335)
表4—9 全國r&d經費及其有關比例/(336)
表4—10 世界主要國家(地區(qū))r&i)支出情況/(338)
表4—11 中國財政科技撥款及其占科技經費總額的比重/(340)
表4—12 全國科技活動經費籌集(199l~2000)/(341)
表4—13 各國科技經費負擔情況/(341)
表4—14 中國研發(fā)經費的部門分配/(342)
表4—15 中國部分年份科技人員變化動態(tài)/(342)
表4—16 中國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專業(yè)技術人員數/(343)
表4一17 全國科技活動人員(1991~2000)/(344)
表4—18 中國全時研發(fā)科學家和工程師/(345)
表4—19 世界各國從事r&d活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情況/(345)
表4—20 1950—1990年世界各國獲諾貝爾獎情況/(348)
表4—21 中國研發(fā)經費分配情況/(349)
表4—22 全國研究與實驗發(fā)展人員當量(199l~2000) /(349)
表4—23 全國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1995~2000) /(349)
表4—24 中國重大科技成果和國家科技獎勵數/(350)
表4—25 全國重大科技成果(1996—2000)/(350)
表4—26 國家科技獎勵(1991~2000)/(351)
表4—27 世界四大檢索系統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狀況/(352)
表4—28 國外主要檢索工具收錄我國論文的總數及其在世界上的位次/(353)
表4—29 中國科技在世界上的位置/(353)
表4—30 中國科技產出在世界的位置/(354)
表4—31 世界主要國家科研效率比較/(355)
表4—32 研究與實驗發(fā)展活動的國際比較/(356)
表4—33 全國教育經費來源與支出情況/(367)
表4—34 普通高等學校校均規(guī)模/(370)
表4—35 各級普通學校生師比/(371)
表4—36 部分國家三級教育經費分配比較/(372)
表4—37 科研模式特征的國際比較/(38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