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小說中國古典小說楚辭與屈原辭再考辨

楚辭與屈原辭再考辨

楚辭與屈原辭再考辨

定 價:¥26.00

作 者: 董運庭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詩歌詞曲

ISBN: 9787500452867 出版時間: 2005-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292 字數:  

內容簡介

  屈原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迄今為止,讀懂屈原,理解屈原,卻依然是一項令人神往而又舉步維艱的工作。楚辭文獻學也耐人尋味:《漢志》為何不著錄《楚辭》,劉向為何把《楚辭》編成“屈原一家之書”,《楚辭》在集部為何“以一書而成類”。凡斯種種,非尋繹何以騁其情,非求索何以窺其義!本書內容,一是關于楚辭與《楚辭》的若干問題,二是關于屈原生平事跡和思想的若干問題,三是關于屈原《離騷》等主要作品的若干問題。借鑒前賢時修之說,以為起點或參照,闡釋發(fā)揮,斷以已意。命曰“再考辨”,蓋因屈原與楚辭研究必將生生不已,光景長新。

作者簡介

  董運庭,重慶市人,1949年生,文學碩士。重慶師范人學教授,研究生處處長。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美學、文化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學術月刊》、《江海學刊》和國內各大學學報發(fā)表論文100余篇,著有《傳統(tǒng)經學的現代詮釋》、《劉熙載與中同占典美學的終結》等專著8部(含合作完成)。多次獲四川省、重慶市政府社科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楚辭名稱溯源與界定
一 關于楚辭與辭、賦
二 關于楚辭、離騷、離騷經與續(xù)離騷
三 關于楚辭與《楚辭》的界定
第二章 楚辭與楚國歷史
一 荊楚與商周的長期對峙及其發(fā)展歷程
二 楚國實現了民族大融合,成為戰(zhàn)國時代最大之國
三 楚國歷史孕育了充滿愛國激情的絢麗詩篇
第三章 楚辭與楚國社會文化
一 中國先秦時期存在南、北兩個文化系統(tǒng)
二 南方楚國保留著獨特的社會形態(tài)
三 楚國優(yōu)美獨特的民間文藝的哺育滋養(yǎng)
第四章 楚辭流傳與“屈原一家之書”的《楚辭》結集
一 楚辭流傳的途徑與漢代發(fā)掘、匯集的契機
二 《楚辭》體例與“夫《楚辭》,屈原一家之書也”
三 關于劉向編《楚辭》及質疑意見辨析
第五章 《離騷》稱“經”與《楚辭》建類
一 《離騷》稱“經”與漢代關于屈原評價的論爭
二 劉勰辨《騷》與《楚辭》在“集部”的定位
三 關于“《楚辭》以一書而成類”
第六章 屈原生平事跡的總體廓清 ——再讀湯炳正先生《(屈原列傳)理惑》
一 無法回避的若干問題
二 理惑路徑與惑亂癥結再辨析
三 重申幾個基本結論
第七章 《離騷》前四句與屈原家世再考釋
一 關于“帝高陽之苗裔”
二 關于“朕皇考日伯庸”
三 關于“攝提”、“孟陬”與“庚寅”
四 屈原身世及其生活時代的基本描述
第八章 再論屈原之死及其愛國主義精神
一 屈原的“生存困境”與“深固難徒”的執(zhí)著
二 屈原之死不是“愚忠”
三 屈原愛國主義精神的再認識
第九章 《離騷》:欲留無望、欲去不忍的內心掙扎
第十章 再論《九章》篇次與屈原的“路”
第十一章 《九歌》略論
第十二章 《天問》:呵“天”而問之
附錄:《屈原列傳》姜、陳、褚三家注疏纂義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