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理學》是我國護理教育的一門必修課,是現(xiàn)代護理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制定了明確的指導思想:第一,有明確的目標定位。在組織內容編寫的過程中,我們既考慮到臨床護士的培養(yǎng)目標和特點,又綜合這門課的教學和學科發(fā)展的特點。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護理學知識,以充分體理護理的前提下,突出強調內容的實用性,也就是強調教材內容對護理工作實踐的指導意義,力求達到護理心理學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實踐的緊密結合。第三,在編寫形式上,力求做到圖文并茂,以培添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本教材共分十三章,主要涉及變通心理學的知識和臨床護理心理學的知識。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至四章為基礎心理學知識,為學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內容打下基礎;第五章心理社會因素與心理健康,主要介紹心理健康的知識以及心理因素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第六、七章心理測驗和心理治療,主要目的是要學掌握心理干預理論及技術;第八至十三章為病人心理護理的內容,重點闡述心身疾病、常見臨床心理障礙、心理護理的程序及方法、病人的心理需求及心理護理的方法。還簡要介紹了平戰(zhàn)時軍人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在編寫過程中,所有編寫人員都努力按預定的指導思想編寫,以求充分反映現(xiàn)代護理學的發(fā)展趨勢,并適合我國護理專業(yè)教學的要求。然而,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能否達到編寫的目標,還有待于在實踐中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