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高職高專教材電子測量技術

電子測量技術

電子測量技術

定 價:¥19.00

作 者: 陸綺榮 吳有恩 譚誠臣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新編21世紀高等職業(yè)教育電子信息類規(guī)劃教材.應用電子技術專業(yè)
標 簽: 電子其他

ISBN: 9787505390614 出版時間: 2003-08-01 包裝: 出版日期:2003-9-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11章,包含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第1、2章,主要介紹電子測量技術的特點、測量誤差理論與測量結果的處理;第二部分為第3~10章,闡述電子測量的基本原理和電子測量技術的應用;第三部分為第11章,介紹現(xiàn)代電子測量技術及其在新領域的應用,以便讀者跟蹤電子測量技術的新發(fā)展。教材著重講述了電子測量的基本測試技術。介紹了電壓、頻率、時間、相位、元器件參數(shù)、噪聲等基本電量的測試原理、方法以及常用電子測量儀器,包括示波器、信號源、計數(shù)器、掃頻儀、頻譜分析儀等儀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本書既可作為高等職業(yè)院校電子儀器與測量、檢測技術與儀器儀表、應用電子技術、通信工程、電子工程等專業(yè)學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電類專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電子測量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1測量與計量的基本概念
1.1.1測量的定義
1.1.2測量的分類
1.1.3測量與計量的關系
1.2電子測量技術的特點和意義
1.2.1電子測量的定義
1.2.2電子測量技術的特點
1.3電子測量的內容
1.4電子測量技術發(fā)展概述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1
第2章測量誤差理論與測量結果處理
2.1常用測量術語簡介
2.2測量誤差及其表示法
2.2.1測量誤差的來源
2.2.2絕對誤差與修正值
2.2.3相對誤差及其表示法
2.2.4儀表選擇的一般原則
2.3測量誤差的估計和處理
2.3.1系統(tǒng)誤差的判斷和處理
2.3.2隨機誤差的估計和處理
2.3.3粗大誤差的判斷和處理
2.3.4測量誤差一般處理原則
2.4測量誤差的合成和分配
2.4.1測量誤差的合成
2.4.2測量誤差的分配
2.5測量結果的描述與處理
2.5.1測量結果的評價
2.5.2測量數(shù)據(jù)的整理
2.5.3測量結果的表示方法
2.5.4等精度測量結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
2.5.5實驗曲線的繪制
2.6最佳測量方案選擇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2
第3章電路元件參數(shù)的測量
3.1概述
3.2電阻的測量
3.2.1電阻的參數(shù)
3.2.2電阻測量的原理和方法
3.3電容的測量
3.3.1電容的參數(shù)和標注方法
3.3.2電容測量的原理和方法
3.4電感的測量
3.4.1電感的主要參數(shù)
3.4.2電感的測量原理和方法
3.5半導體二極管參數(shù)的測量
3.5.1半導體二極管的特性和主要參數(shù)
3.5.2半導體二極管的測量
3.6半導體三極管參數(shù)的測量
3.6.1三極管的主要參數(shù)
3.6.2三極管的測量
3.7晶體管特性圖示儀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3
第4章電流的測量
4.1概述
4.2直流電流的測量
4.2.1直流電流測量的一般方法
4.2.2模擬直流電流表的工作原理
4.2.3數(shù)字式萬用表測量直流電流的原理
4.2.4直流電流的測量方案
4.3交流電流的測量
4.3.1交流電流測量的一般方法
4.3.2模擬交流電流表的工作原理
4.3.3熱電式電流表
4.3.4數(shù)字式萬用表測量交流的原理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4
第5章電壓的測量
5.1概述
5.2模擬式電壓表
5.2.1簡單模擬直流電壓表
5.2.2簡單模擬交流電壓表
5.3電子電壓表
5.3.1概述
5.3.2電子電壓表的分壓器
5.3.3電子電壓表的檢波器
5.3.4電子電壓表的放大器
5.3.5三種檢波方式電壓表的比較
5.4數(shù)字式多用表
5.4.1數(shù)字電壓表的分類
5.4.2數(shù)字電壓表的主要技術指標
5.4.3數(shù)字電壓表的工作原理
5.5電壓測量的應用
5.5.1直流電壓的測量
5.5.2交流電壓的測量
5.5.3電平的測量
5.5.4失真度的測量
5.5.5噪聲電壓的測量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5
第6章時間與頻率的測量
6.1概述
6.2電子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
6.2.1電子計數(shù)器面板及控鍵示意圖
6.2.2電子計數(shù)器的主要電路技術
6.2.3電子計數(shù)器測量頻率
6.2.4電子計數(shù)器測量周期
6.2.5電子計數(shù)器累加計數(shù)和計時
6.2.6電子計數(shù)器測量頻率比
6.2.7電子計數(shù)器測量時間間隔
6.2.8電子計數(shù)器的自校
6.2.9提高測量準確度的方法
6.3其他測量時間和頻率的方法
6.3.1諧振法測頻
6.3.2電橋法測頻
6.3.3頻率-電壓轉換法測頻
6.3.4比較法測頻
6.3.5示波器測頻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6
第7章測量用信號源
7.1概述
7.1.1測量用信號源的作用與分類
7.1.2正弦信號發(fā)生器的組成
7.1.3正弦信號發(fā)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7.2低頻信號發(fā)生器
7.2.1低頻信號發(fā)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7.2.2低頻信號發(fā)生器的基本組成與原理
7.2.3低頻信號發(fā)生器的應用
7.3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
7.3.1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的基本組成與原理
7.3.2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的典型電路
7.3.3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的性能指標
7.3.4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的應用
7.4高頻信號發(fā)生器
7.4.1高頻信號發(fā)生器的基本組成與原理
7.4.2高頻信號發(fā)生器的分類
7.4.3調諧信號發(fā)生器
7.4.4鎖相信號發(fā)生器
7.4.5高頻信號發(fā)生器的其他單元電路
7.5合成信號發(fā)生器
7.5.1頻率合成的定義
7.5.2直接合成法
7.5.3間接合成法
7.5.4頻率合成器應用舉例
7.6掃頻信號發(fā)生器
7.6.1概述
7.6.2掃頻振蕩器的工作原理
7.6.3掃頻法測試的基本原理
7.7脈沖信號發(fā)生器
7.8測量信號源的選擇和使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7

第8章示波測試技術
8.1概述
8.1.1示波器的分類
8.1.2示波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8.2示波測試的基本原理
8.2.1示波器的測試過程
8.2.2陰極射線示波管
8.2.3圖像顯示的基本原理
8.3通用示波器
8.3.1通用示波器的組成
8.3.2通用示波器的垂直通道
8.3.3通用示波器的水平通道
8.3.4通用示波器的其他電路
8.3.5示波器的多波形顯示
8.4取樣示波器
8.4.1概述
8.4.2取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8.5記憶示波器和存儲示波器
8.6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
8.6.1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的性能特點
8.6.2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8.6.3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的顯示方式
8.6.4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的技術指標
8.7示波器的基本測試技術
8.7.1示波器的選擇
8.7.2示波器的正確使用
8.7.3用示波器測量電壓
8.7.4用示波器測量時間和頻率
8.7.5用示波器測量相位
8.7.6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的應用
8.7.7示波器功能的擴展
本章小結
思考與習題8
第9章頻域測試技術
9.1概述
9.2頻率特性測試儀
9.2.1頻率特性的基本測量方法
9.2.2頻率特性測試儀的工作原理
9.2.3頻率特性測試儀的主要技術指標
9.2.4頻率特性測試儀的主要應用
9.3頻譜分析儀
9.3.1頻譜分析的基本概念
9.3.2頻譜分析儀的工作原理
9.3.3常用頻譜分析儀介紹
9.3.4頻譜分析儀的主要技術指標
9.3.5頻譜分析儀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9
第10章數(shù)據(jù)域測試技術
10.1概述
10.1.1數(shù)據(jù)域測試的基本概念
10.1.2數(shù)字系統(tǒng)的故障和故障模型
10.2邏輯電路的簡易測試
10.3邏輯分析儀
10.3.1概述
10.3.2邏輯分析儀的基本組成
10.3.3邏輯分析儀的觸發(fā)方式
10.3.4邏輯分析儀的顯示方式
10.3.5邏輯分析儀的基本應用
10.3.6模塊化的邏輯分析儀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10
第11章計算機測試技術
11.1概述
11.2智能儀器
11.3自動測試系統(tǒng)
11.4虛擬儀器
11.4.1虛擬儀器概述
11.4.2虛擬儀器的構建技術
11.4.3虛擬儀器的設計方法
11.4.4虛擬儀器的設計實例
11.4.5可互換虛擬儀器(IVI)
11.4.6網(wǎng)絡化儀器與遠程測控技術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11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