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小傳袁世凱,字慰庭,河南項城縣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袁項城。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生于河南省項城縣的一個官僚地主家庭。家族中好幾個人都曾當過清朝的大官,所以袁世凱從小耳濡目染,認定升官發(fā)財之道。當時做官的捷徑是通過科舉考試,袁世凱也起早貪黑,熟讀“四書”“五經”,可參加了幾次考試,都名落孫山。無奈之下,袁世凱只好另尋升官之路。袁世凱投奔到他家庭的一個老朋友吳長慶的門下,隨即跟吳長慶到了朝鮮。在朝鮮,袁世凱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才干,成為了中國駐朝鮮的特使。中日甲午戰(zhàn)爭期間,袁世凱從朝鮮跑回中國,幾經鉆營,終于被委派到天津去督練新建陸軍。袁世凱為了建立和訓練這支軍隊費盡心血,最后將這支軍隊建成為當時中國最精銳的一支陸軍。戊戌變法時,光緒皇帝也想利用袁世凱這支軍隊向慈禧太后奪權,可袁世凱幾經考慮,終于決定投靠到慈禧太后一邊,并出賣了光緒,這為袁世凱日后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義和團運動興起,清政府派袁世凱任義和團發(fā)源地的山東巡撫,隨后又當上了直隸總督,成為清政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由于袁世凱權力太大,已威脅了清中央政府的權力,所以當權者決定撤掉袁世凱的一切職務,將他趕回老家。辛亥革命時,清政府驚恐萬狀,感到只有袁世凱才是唯一有辦法將革命鎮(zhèn)壓下去的人,于是又只好請袁世凱出來擔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于是大耍兩面手法,一方面表面忠于清政府,另一方面又與革命黨談判,最后清政府和革命黨都同意將政權交給袁世凱,袁世凱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袁世凱當上總統(tǒng)后,仍不滿足,還想當皇帝,他一方面武力鎮(zhèn)壓反對派,另一方面出賣中國利益以換取外國支持。在袁世凱認為時機成熟時,他公然登基當上了皇帝。袁世凱一當皇帝,就引起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怒,云南首先起義,全國各地紛紛響應,袁世凱一看形勢不妙,只當了83天皇帝就宣布退位。退位后沒幾天,袁世凱在全國人民一片憤怒的吼聲中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