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華民族來說,2l世紀是與中國民間文藝保護的春天一起來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紀的中國歷史開篇注定要從知識界對民間文藝的關注及其從中尋找現(xiàn)代化的資源與動力開啟那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精英階層乃至普通群眾,在新紀元伊始之際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華大地上五千年積淀豐厚的民間文藝遺存:幾多焦慮,幾多審視,幾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個一個世紀的痛苦與歡樂、犧牲與勝利之后,隨著四月的和風一寸寸染綠京城的街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終于完成了新統(tǒng)帥部的組建、并在馮驥才主席的倡導下作出了用lO年時間在全中國境內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戰(zhàn)略決策。其內容是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56個民族的民間文化作一次"地毯式轟炸"般的大普查,最終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俗志》 (3 000卷)、省卷本《中國民間美術圖錄》 (31卷)、專題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20卷)、《中國剪紙集成》(50卷)、《中國唐卡集成》(20卷)、《中國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國服飾集成》(60卷)、《中國彩塑集成》(10卷)、《中國民窯陶瓷集成》(10卷)、《中國皮影集成》(10卷)、《中國民間杰出傳承人集成》(100集)、《中國史詩集成》(300卷)、《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5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