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中國軍事孫中山對外方略

孫中山對外方略

孫中山對外方略

定 價:¥25.00

作 者: 李本義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軍事

ISBN: 9787500456636 出版時間: 2006-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9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孫中山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中,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世界和平,進行了積極廣泛的外交活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外交理論,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外交方略。孫中山的外交方略是在世界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歷史條件下,伴隨著他的革命實踐而產生,并在革命斗爭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孫中山外交方略的核心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反對于涉內政,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孫中山的外交方略開創(chuàng)了中國爭取獨立平等、維護世界和平和要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先河,豐富和發(fā)展了國際關系的理論寶庫,對當時的中國及世界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為新中國制定外交戰(zhàn)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一 外交方略的形成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列強紛至沓來,他們通過戰(zhàn)爭威脅和政治訛詐,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賣國條約,肆意掠奪中國主權,奴役中國人民.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使中國失去了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主權,孫中山強烈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主張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堅決維護國家的獨立和統(tǒng)一,維護世界和平,并為此奮斗了一生。但孫中山反霸維和外交方略的形成,卻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fā)展過程。19世紀末20世紀初,面對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造成的亡國滅種的嚴重民族危機,孫中山毅然走上挽救祖國于危亡的革命道路,成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并把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實現(xiàn)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作為革命的出發(fā)點,提出“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以申民志而扶國宗”。他不僅強調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殖民政策只會給自己帶來“危險與災難”,支持清政府“注定是要失敗的”,而且還警告帝國主義如果膽敢瓜分中國,中國“四萬萬之眾”定將“同仇敵愾”,奮起“自衛(wèi)其鄉(xiāng)族,自保其身家”,“出萬死而不辭”,使“列強無安枕之時”。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孫中山明確提出要重訂海關稅則、取消領事裁判權和收回國家主權的具體主張,指出中國之所以至今仍為半獨立國而不能為獨立國,是因為“中國現(xiàn)在尚未收回領事裁判權”;他強調在各種改革完成之時,“政府當立即取消領事裁判權”。因此,他“號召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向帝國主義收回治外法權,保衛(wèi)我們的領土”,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爭取國家獨立的堅強決心。P1-2

作者簡介

暫缺《孫中山對外方略》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反霸維和的外交方略及其歷史影響
一 外交方略的形成
二 外交方略的主要內容
三 外交方略的歷史影響
第二章 利用外資進行國家經濟建設的外資方略及其重要意義
一 外資方略的形成
二 利用外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利用外資的十大原則
四 利用外資的三種辦法
五 外資方略的重要意義
第三章 對外開放方略的形成及其時代特色
一 對外開放方略的萌發(fā)
二 對外開放方略的形成和發(fā)展
三 對外開放方略的完善
四 對外開放方略的時代特色
五 對外開放方略的歷史意義
第四章 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方略及其演變歷程
一 辛亥革命前反帝必先倒?jié)M的愛國救亡階段
二 辛亥革命時期“排滿”不“排外”的妥協(xié)退讓階段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揭露批判階段
四 五四運動后的堅決反對階段
五 對帝斗爭方略與偉大實踐
第五章 聯(lián)合亞洲國家抵御西方列強的大亞洲主義方略及其理論發(fā)展
一 大亞洲主義方略產生的根源
二 大亞洲主義方略的主要內容
三 大亞洲主義方略的歷史局限
四 大亞洲主義方略的理論發(fā)展及其意義
第六章 對“黃禍論”的批判方略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神圣責任
一 “黃禍論”的由來
二 對“黃禍論”的批判
三 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神圣責任
四 批判“黃禍論”的意義
第七章 支持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的革命方略及其深遠意義
一 對越南民族解放運動的支持和影響
二 對菲律賓民族解放運動的支持和影響
三 對印度尼西亞民族解放運動的支持和影響
四 對緬甸民族解放運動的支持和影響
五 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支持和影響
六 對其他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支持和影響
七 支持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的深遠意義
第八章 依靠海外華僑支援國內革命的統(tǒng)戰(zhàn)方略及華僑的貢獻
一 華僑支持孫中山的原因分析
二 啟迪華僑革命覺悟,支援國內民主革命
三 依靠華僑創(chuàng)建革命團體,建立海外武裝斗爭基地
四 鼓勵華僑捐資助餉,為革命提供經費保障
五 華僑積極投身反清斗爭,推動國內革命向前發(fā)展
六 鼓勵華僑回國創(chuàng)業(yè),支援祖國建設和發(fā)展
第九章 “以俄為師”建立新型革命軍隊的建軍方略及其現(xiàn)實啟迪
一 “以俄為師”戰(zhàn)略的確立
二 建立新型革命軍隊的艱苦探索
三 “以俄為師”建軍方略與建軍實踐
四 建軍方略與建軍實踐的歷史意義
五 建立新型革命軍隊的現(xiàn)實啟迪
附錄 作者已發(fā)表的研究孫中山的論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