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影視藝術遠去的回響

遠去的回響

遠去的回響

定 價:¥28.00

作 者: 曹雷 著
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影視藝術與技術

ISBN: 9787532619634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本影迷尤其是配音發(fā)燒友們期待已久的書。作者,著名配音演員曹雷從參與配音,導演的數(shù)百部譯制片中精選了60部經(jīng)典影視劇,以配音筆記的形式,獨家披露了《愛德華夫人》,《斯巴達克斯》,《希茜公主》,《戰(zhàn)爭與和平》,《玩具總動員》等經(jīng)典譯制片出爐的曲折過程,生動講述了陳敘一,邱岳峰,蘇秀,童自榮等著名譯制配音工作的臺前幕后故事,保存了有關配音事業(yè)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對于影視研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曹雷(1940-) 女演員,譯制片導演、演員。浙江浦江人。1962年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65年入上海電影演員劇團任演員,先后在《金沙江畔》、 《年青的一代》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1982年起任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 演員兼譯制導演,先后為《非凡的艾 瑪》、《愛德華大夫》、《國家利益 》、《最后一班地鐵》、《蒲田進行 曲》、《姊妹坡》等外國故事影片的 女主角配音,并擔任《斯巴達克斯》 、《戰(zhàn)爭與和平》、《靡菲斯特》、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柏林之戀 》等外國故事片的譯制導演。其中《 國家利益》、《斯巴達克斯》、《靡菲斯特》等影片曾獲廣播電影電視部 優(yōu)秀譯制片獎。還曾為《鷹冠莊園》 、《畫家的女兒》等外國電視連續(xù)劇 的女主角配音。近年參與配音的影視劇有《大明宮詞》《漢武大帝》《伯爵夫人》等。同作者出版的其它圖書·隨影而行

圖書目錄

詩:女人乙
自序:這可是藝術!
第一章 “文革”期間的內(nèi)參片
旁白:上譯廠建廠史·勞苦功高的“漏音棚”
“殺”上譯制片銀幕——《羅馬之戰(zhàn)》
從干校農(nóng)田跳到英國生活——《鴛夢重溫》
《傲慢與偏見》的黑白版——《屏開雀選》
第二章 紅紅火火的八十年代
旁白:關于翻譯
從《尼羅河上的慘案》說起——《陽光下的罪惡》
又一部姐妹篇——《啊,野麥嶺·新綠篇》
似乎已心儀多年——《非凡的艾瑪》
有幸為英格麗·褒曼配音——《愛德華大夫》
笑和哭,都是演員的基本功——《不朽的情侶》
生活在特殊時代背景中的人《第三個人》
來的拷貝也是譯制片——《威尼斯面包師的兒子》
讓我想起《相見恨晚》和《墜入愛河》——《湖畔奏鳴曲》
要該屬于潘我源的角色——《加布勒斯特的居民證》
配完之后才愛上了它——《蒲田進行曲》
配音者的聲音是屬于角色的——《國家利益》
歷史·電影·釘子——《鐵面人》
這事,我記一輩子!——《游俠傳奇》
要說崇拜,我就崇拜她倆——《創(chuàng)奇者》
阿卡塔是條美女蛇——《神秘的黃玫瑰》續(xù)集
演員的搭配就像下盤棋——《黑郁金香》
對手好,配戲才有勁——《希茜公主》三部曲
難的是配出氣質和風格——《總統(tǒng)軼事》
終于接觸了梅麗爾·斯特麗普——《索菲的選擇》
阿茜:男性剛強和女性柔情的統(tǒng)一——《姐妹坡》
配了一個女“銅錘”——《換房》
交織著歡樂和憂傷——《最后一班地鐵》
接連當了兩次老年癡呆癥病人——《你還記得愛嗎?》和《多葉之秋》
我的“女皇”、“太后”緣——《瑪戈皇后》、《皇家狩獵》等
第三章 當上了譯制導演
旁白:自立更生的導演隊伍
難忘的“超人”——《超人》
傷腦筋的“渦輪里的轉頁”——《霹靂舞》
精雕細琢求“神似”——《斯巴達克思》
大工程里的兩次返工——《戰(zhàn)爭與和平》
配音為媒——《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一個藝術家墮落的悲劇——《靡菲斯特》
為蘇聯(lián)拍的美國西部牛仔片配音——《電影悲歡曲》
在片庫“躺”了十幾年的好片——《早安,巴比倫》
聽說過“通心面西部片”嗎?——《金錢與仇恨》
它讓我的征文獲了獎——《案件》
“福爾摩斯是個大草包!”——《福爾摩斯外傳》
難得的后起之秀——《我的左腳》和《女人的香味》
戲說歷史,戲說小說——《三劍客·二十年后》
跟一群半大小子打交道——《銀白色的獎章》
有時也得當回剪輯師——《俠魂倩影》
關于一個時代的解釋——《爵士之王》
新鮮的面孔新鮮的聲音——《生死時速》
向福乃什和克呂什致敬——《美食家》
第四章 這樣特別的片子,我們也配過
旁白:邦巴拉語版《紅色娘子軍》·大人配小孩
流“哈喇子”的小皇帝——《天書奇譚》
配美國人演的中國戲——美國版舞臺劇記錄片《家》
絕無僅有的滬語譯制片——《耶穌的生平》
從沒這樣做過劇本——《“天堂”謀殺案》
滬語變成普通話也是一種“譯制”——《孽債》普通話版
一段奇怪的緣——《血色童心》
第一次配國產(chǎn)外國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接觸迪斯尼——經(jīng)典卡通版《花斑狗》
做迪斯尼的“出口片”——《玩具總動員I》
一部像音樂劇的卡通片——《鐘樓怪人》
一場友情,一段遺憾——《鐵道員》
第五章 開辟“第二戰(zhàn)場”:譯配電視劇
旁白:關于譯制電影
尋找女巫的聲音——《亞瑟王》
嘗試配老外婆——《血的鎖鏈》
輕松的氣氛配輕松的戲——《三口之家》
它隨陳敘一而去了——《是,大臣!》
結局是無關緊要的——《鷹冠莊園》
快樂的“配音家庭”——《快樂家庭》
陳敘一和雷長意的絕響——《黑暗的公證》
好演員的戲配來也順——《大明宮詞》
第六章 配音、譯導經(jīng)驗談
扯扯我的譯導工作
譯制配音創(chuàng)作規(guī)律初探
語言藝術在表演中的功能
詩:我最喜歡的時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