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名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一美好的愿望,有不知多少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成功戲劇?!段鲙洝饭适伦钤缙鹪从谔拼〉膫髌嫘≌f《鶯鶯傳》。書生張珙與同時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愛,后來張珙赴京應試得了高官,卻拋棄了鶯鶯,釀成愛情悲劇。這個故事到宋金時代被一些文人、民間藝人紛紛改編成說唱和戲劇。元代雜劇大家王實甫,集合前人之大成,同時又獨出機杼,賦予材料以全新的思想意義和藝術面貌,創(chuàng)造了這部佳作。自其誕生之日起,它就被視為中國古典文藝奇葩之一,賈仲明有“西廂記天下奪魁”之說;明代一度統(tǒng)領文壇、為文人之冠的王世貞在也表示贊同:“北曲故當以西廂壓卷”?!段鲙洝肥且徊抗适虑邸⑶楣?jié)跌宕、形象鮮明、文辭華美的元雜劇,是中國古代戲劇中的經典之作。它與小說《紅樓夢》一起被譽為“中國古典文藝中的雙璧”。千百年來,一直在戲劇舞臺上搬演不絕。它從“驚艷”一章二人的相遇開始,經歷許婚、退賊、酬簡、聽琴、就歡到草橋驚夢、以如花妙筆,描寫了張生和崔鶯鶯在紅娘協(xié)助下沖破禮教藩籬而締結良緣的曲折愛情故事。這一改動,使劇本反封建傾向更鮮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主題思想。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西廂戲反封建的主題因其更加適合新時代人們的文化精神需求,搬演之盛超過了舊時代。中國主要的劇種幾乎都搬演了西廂戲,西廂故事受人們喜愛的程度及其超越時空的永恒的藝術魅力由此可窺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