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化石之旅》講述了英國古生物學家探尋采集化石的故事,講述了他們在世界的偏遠地區(qū)所從事的通常被忽略的那一小部分科學工作。文中營造出深夜大家圍繞篝火的氛圍——在期盼著重大發(fā)現(xiàn)的同時,人們還不忘用本國語言取笑廚子的臭襪子,或抱怨煮爛的羊肉。這樣的敘述可以表達在野外從事真正的科學考察時,給人帶來的那種復雜而又常常是混亂的情緒。有些甚至還記錄了尋找過程中的失敗——因為沒有人能為成功擔保。偶然的運氣總是會部分發(fā)揮作用。有幾個故事還回憶了一些頗具危險的小規(guī)模沖突以及我們在田野工作時都曾體驗過的那種情感——那種初次闖入神奇之地的驚訝之情。這是一個非凡的事實:那些舉足輕重的新發(fā)現(xiàn)正是源自這些雞毛蒜皮的經歷。在這樣一個“科技至上”、“經濟推動進步”的時代里,傳言、猜想,再加上一點點運氣,也能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這樣的故事難道不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嗎?《探尋化石之旅》分別講述了12位古生物學家在人跡罕至的地區(qū)探尋恐龍化石和人類祖先的故事。從撒哈拉、也門到南極空曠的凍土帶,從印度山區(qū)到拉脫維亞森林……他們娓娓道來,講述了在嚴酷的田野工作中的遭遇和引發(fā)的思考,于是我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田野考察:在西非躲避槍彈,在巴基斯坦躲避瘋狗,勉強咽下中國的生魚和西藏的酥油茶。他們還描述了探險地的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以及每次考察的學術價值。《探尋化石之旅》插圖精彩豐富,文字獨具情趣,無論對專業(yè)人士,還是對旅行者和化石業(yè)余愛好者,都有其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