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帶有濃重宿命論色彩的小說?;蛟S作者對婚姻中的各種問題感到無法法解決,更是無法解釋,所以最終只能歸結于前世冤孽、因果報應上。胡適說:"這是一部十七世紀的寫實小說",這它能夠表現(xiàn)出包括家庭生活在內的廣闊的社會生活面貌,"是一部最豐富又最詳細的文化史料"。他預言:將來研究十七世紀中國社會風俗史、教育史、經濟史的學者,研究十七世紀中國政治腐敗、民生痛苦、宗教生活的學者,都必定要研究這部書。大詩人徐志摩對小說作者的"寫實大手筆"作了藝術的闡發(fā):"你看他一枝筆就像是最新的電影,不但活動,而且有十二分的聲色。""他把中下社會的各色人等的骨髓都挑了出來供我們鑒賞,但他卻從不露一點枯涸或竭蹶的神情,永遠是他那從容,他那閑暇。""他是把人情世故看爛透了。他的材料全是平常,全是腐臭,但一經他的演梁,全都變了神奇的了。""他的畫幅幾乎和人生的面目有同等的寬廣。"本書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會后期政治的黑暗和封建道德的虛偽。如揭露晁源之父晁思孝靠行賄得官而晃源則仗勢橫行鄉(xiāng)里,他伙同小妾珍哥逼死嫡妻,竟逍遙法外。珍哥被判處死刑,晁源又賄賂典吏,在死囚牢中大擺壽宴。晁源死后,刑房書手張瑞鳳看上了珍哥,竟在臨中放火,燒死另一個婦人,而把珍哥換回作妾。這些都是封建社會的真實寫照,對我們了解那個時代有一定的認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