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賦研究叢書》序
序
緒論
第一章兩漢三家《詩》研究的意義
一三家《詩》的材料利于《詩經》研究的深入
二三家《詩》遺說中保存不少有關古代神話、
風俗的材料
三三家《詩》研究在經學史上的意義
第二章三家《詩》研究綜述
一清代以前的三家《詩》研究
二清代的三家《詩》研究
三現(xiàn)、當代的三家《詩》研究
四清代學者三家《詩》研究中的失誤
第一章三家《詩》淵源考論
第一章三家《詩》文本來源
一文本與《詩》說的問題可以分別分析
二先秦時期《詩經》文本的狀況
三“秦火”之后《詩經》得以保存的原因
四先秦典籍、出土材料所引《詩》句與三家《詩》
文比照
第二章三家《詩》的詩說來源
一先秦《詩經》研究概述
二先秦典籍、出土資料解《詩》與四家《詩》詩說
三荀子與四家《詩》
第二章三家《詩》文本的面貌
第一章三家《詩》的分卷、編次、篇數(shù)、篇題、分章、句數(shù)、字數(shù)
一分卷
二編次
三篇數(shù)
四篇題
五章數(shù)、章次
六旬數(shù)、句序及句讀
七字數(shù)
第二章四家《詩》的文本性質
一四家《詩》文本性質的爭論
二四家《詩》用字比較
三三家《詩》用字規(guī)律及四家《詩》文本性質
第三章三家《詩》詩說的特點
第一章三家《詩》詩說的理論范疇
一《魯詩》“四始”及其理論意義
二《齊詩》“翼氏”學之“四始”、“五際”
三《齊詩》情性論
第二章四家《詩》詩說異同比較
一字詞訓釋
二義理發(fā)揮
三四家《詩》與陰陽五行、讖緯的關系
第三章三家《詩》詩說的特點
一《魯詩》近于質的特點
二《齊詩》以地理、風俗說《詩》的特點
三《韓詩》“推《詩》之意”的特點第四章三家《詩》的知名學者及其著述
第一章三家《詩》的知名學者
一三家《詩》學者與三家《詩》的傳播
二三家《詩》的傳承及其師法、家法問題
三四家《詩》學者間的交流
第二章三家《詩》著述考述
一三家《詩》亦有《序》
二三家《詩》的其他解經之作
第五章三家《詩》的流變
第一章西漢時期三家《詩》立于學官及其發(fā)展
一從漢初至武帝時的政治、文化環(huán)境與三家《詩》的發(fā)展
二儒術獨尊的貫徹和三家《詩》發(fā)展的高峰
第二章東漢時期三家《詩》的衰落及其原因
一東漢的政治、文化環(huán)境及其三家《詩》的發(fā)展變化
二東漢時學術的演變與三家《詩》的衰落原因
三鄭玄箋《毛詩》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四家《詩》異文對照表(示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