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連環(huán)畫共三冊,收錄了《鄂倫春姑娘》、《紅花菜》、《丫丫兵站》這三個發(fā)生在建國初期故事。鄂倫春姑娘:故事發(fā)生在小興安嶺上,測量隊員林軍有一次出外工作,途中被一只兇猛的花斑豹撲倒,情況萬分危急,幸好被一個獵人救起。獵人幫他包扎好傷口,又送他到目的地,不留姓名而去。以后,林軍利用工作機會,四處尋找這個人;最后,幾經周折,才在一次撲滅山火、保衛(wèi)森林的戰(zhàn)斗中找到。原來這個人是個美麗又勇敢的鄂倫春姑娘。故事生動地反映了鄂倫春族人民的新生活,贊揚了鄂倫春年青一代獵手助人為樂、熱愛社會主義的高貴品質。丫丫兵站:丫丫是一們堅強恿敢的藏姑娘,自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她就協(xié)助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辦運輸。但是,以叛匪阿旺頓珠為首的上層反動集團,千方百計地阻撓丫丫支援解放軍,由于丫丫與阿旺頓珠有血的仇恨,認清了敵我界限,一直堅持正義行動,使叛匪對這樣一個小姑娘沒有任何辦法。1959年西藏上層反動集團勾結國內外敵人發(fā)動了叛亂。朗巴山一戰(zhàn),叛匪被殲滅之后,部隊在運輸上繁忙起來。為此,丫丫一個人在荒山里大膽建起了“丫丫兵站”,適應部隊來往運輸及工作的需要,但是,已經滅亡的敵人仍進行最后的掙扎,竭力破壞丫丫兵站,并企圖通過丫丫逃往國外。經過一番復雜的斗爭,敵人終于失敗了,丫丫兵站像松柏一樣,萬古長青。紅花菜:楊梅樹下村黨支部書記德貴叔,為了支援山村抗旱和發(fā)展生產,決心搬家到山里隊去落戶,他的老伴滿珍嬸卻不愿意搬進“窮山溝溝”,他認為在舊社會受了大輩子苦,如今總算有了安樂的家,就舍不得離開,后來,經過德貴叔的耐心幫助和群眾的影響,她終于醒悟過來,鼓起革命志氣,毅然在山區(qū)落戶,將整個山里當成了自己的家,當她第一次進山時,喝到了藥花菜苦湯,命名她觸致力解放前賣兒女、受苦難的往事,她意識到什么叫“忘本”,為什么必須“長志氣”,她終于為了建設新山村,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