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教材與法律考試刑事證明責任分配研究

刑事證明責任分配研究

刑事證明責任分配研究

定 價:¥35.00

作 者: 黃永
出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訴訟法學文庫
標 簽: 刑法理論及其它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094435 出版時間: 2006-07-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6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全面梳理了證明責任的概念和作用機制,進而提出了形式要素和實質(zhì)要素相結(jié)合的證明責任分配原理:以刑事規(guī)范的邏輯結(jié)構(gòu)為基礎(chǔ)的形式分配原則:誰主張、誰舉證,以及建立在刑事政策基礎(chǔ)上的實質(zhì)分配原則,也就是通過證明責任的倒置進行的對誰主張、誰舉證的調(diào)整。在上述論證的基礎(chǔ)上,本書提出應當在刑事一體化的研究范式指導下,根據(jù)刑法規(guī)范的邏輯結(jié)構(gòu)和犯罪構(gòu)成理論對控辯雙方的證明責任,以及法官在證明中的作用進行重新分析。

作者簡介

  黃永,男,1973年6月生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1994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1994年至1998年9月,任濟南鐵路運輸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濟庭法官;1998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刑事證據(jù)法、司法制度。于2001年7月獲法學碩士學位,2004年6月獲法學博士學位。2004年7月至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從事刑事法研究和立法工作。曾在《政治與法律》、《法制與社會發(fā)展》、《南京大學法律評論》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十數(shù)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如何確定證明責任理論的研究范圍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章 證明、證明對象和證明主體 一、訴訟證明的重新定位 二、證明對象 三、證明主體第二章 證明責任 一、兩種不同的證明責任概念體系 二、科學的證明責任概念的要素第三章 證明標準 一、證明標準概述 二、證明標準的特征 三、證明標準的功能 四、體系性的證明標準第四章 證明責任分配的主要學說 一、大陸法系的證明責任分配理論 二、英美法系的證明責任分配理論 三、科學的證明責任分配理論的建立第五章 我國的證明責任分配理論與實踐 一、我國證明責任分配制度 二、可知論指導下的證明責任分配理論 三、證明責任規(guī)則的程序法性質(zhì) 四、建立新的證明責任分配制度的要求第六章 證明責任分配的基本原理 一、影響證明責任分配的因素 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三、無罪推定原則在刑事證明責任分配中的特殊地位 四、證明責任分配的例外規(guī)則第七章 推定和證明責任 一、推定概述 二、推定的分類及其對證明責任分配的影響 三、對推定的限制 四、我國刑事訴訟中的推定第八章 控方的證明責任 一、控方的證明責任 二、構(gòu)成要件的確定原則 三、證明標準第九章 被告人的證明責任 一、被告人承擔證明責任的性質(zhì)和類型 二、積極辯護的證明責任 三、由控方倒置給被告人的證明責任 四、證明標準第十章 法官在證明中的作用 一、裁判與證明評價 二、法官在訴訟證明中的職權(quán)作用 三、我國法官在訴訟中的角色第十一章 程序性裁判中的證明責任 一、程序性裁判中證明責任制度的特殊性 二、程序性裁判中的證明責任分配 三、程序性裁判的證明標準第十二章 一種新的證明責任分配理論的構(gòu)建 一、法官消極中立、控辯雙方平等對抗的三方構(gòu)造是建立證明責任分配制度的基礎(chǔ) 二、對西方國家的證明責任理論格局的一些新看法 三、建立了形式分配規(guī)則為主、實質(zhì)分配規(guī)則為輔的證明責任分配原則體系 四、借鑒刑法研究中的犯罪構(gòu)成理論,分析刑事證明責任的若干問題參考文獻后記

本目錄推薦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