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說明.
第一章水資源回用的膜生物反應器
1.1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的歷史沿革
1.2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的優(yōu)點
1.2.1反應器的負荷
1.2.2出水水質
1.2.3污泥產率
1.2.4生物降解的效率
1.2.5厭氧膜生物反應器
1.3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的經濟技術因素
1.4膜生物反應器工藝的發(fā)展趨勢
1.4.1膜的制作技術
1.4.2膜組件的設計
1.4.3生物處理系統(tǒng)的工藝設計
1.5本書的目標和內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高分子微孔濾膜——傳質機制.孔結構和潤濕性
2.1膜分離現(xiàn)象
2.2膜分離的傳質機制
2.2.1多孔模型——篩分機制
2.2.2溶解-擴散機制
2.3多孔膜制作技術簡史
2.4多孔膜的微孔結構
2.4.1相變機理的微孔結構
2.4.2溶致相分離機理的微孔膜
2.4.3熔融拉伸法微孔濾膜
2.4.4熱致相分離機理的微孔膜
2.5微孔膜的潤濕性
2.5.1吸附性膜污染
2.5.2表面和界面自由能
2.5.3潤濕現(xiàn)象
2.5.4污染物在膜表面的吸附
2.5.5常見膜材質的耐污染性
2.5.6親水化與膜污染
參考文獻
第三章膜工藝的基本原理
3.1濾餅層的形成
3.2驅動力和阻力——形成濾餅層的理論
3.2.1濃差極化現(xiàn)象
3.2.2臨界流量假設
3.2.3臨界流量的測定
3.2.4亞臨界區(qū)的吸附性污染
3.3恒壓過濾和恒流過濾
3.3.1濾餅層的演化
3.3.2濾餅層的阻力
3.3.3恒流過濾
3.3.4恒壓過濾
3.4膜污染的影響因素
3.4.1膜表面的錯流速度
3.4.2微孔濾膜的孔徑
3.4.3污泥的沉降性
3.4.4剩余污染
3.5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方式
參考文獻
第四章污染源和膜清洗
4.1污染源的類別
4.1.1無機物污染
4.1.2有機物污染
4.1.3膠體污染
4.1.4微生物污染
4.2微生物代謝產物
4.2.1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分類
4.2.2微生物代謝產物的提取
4.3胞外聚合物
4.3.1胞外聚合物的表面電荷和疏水性
4.3.2影響胞外聚合物疏水性的工藝參數(shù)..
4.4溶解性微生物產物
4.5活性污泥的性質
4.5.1污泥性質的表征
4.5.2絮凝原理
4.5.3絲狀菌的影響
4.5.4活性污泥的脫水性
4.6厭氧污泥的顆?;?br />4.7膜清洗
4.7.1洗滌原理
4.7.2清洗劑的種類和性能
4.7.3膜清洗的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
參考文獻
第五章膜組件的構造
5.1概述
5.2膜組件的設計原理
5.2.1無膜污染情形的水壓損失現(xiàn)象
5.2.2膜污染情形的水壓損失現(xiàn)象
5.2.3膜組件的充填密度
5.3氣液兩相流的基本原理
5.3.1氣泡的形狀和在靜態(tài)液體中的上升速度
5.3.2流動模式對傳質系數(shù)的影響
5.4膜組件的曝氣清洗
5.4.1平板式膜組件
5.4.2簾式膜組件
5.4.3束式膜組件
參考文獻
第六章廢水生物處理的化學計量學
6.1化學計量學基礎
6.1.1生化環(huán)境和生化反應
6.1.2組分的單位和符號
6.1.3微生物生長與基質的利用
6.1.4溶胞再生長理論和內源代謝理論
6.1.5生化反應的計量方法
6.2好氧活性污泥工藝
6.2.1活性污泥工藝的生物過程
6.2.2影響活性污泥工藝的環(huán)境因素
6.3厭氧消化工藝
6.3.1厭氧消化的生物化學原理
6.3.2生物化學反應的過程速率
6.3.3影響厭氧工藝的環(huán)境因素
6.4化學計量學的應用方法
6.4.1描述工藝過程的微分方程組
6.4.2穩(wěn)態(tài)和動態(tài)
6.4.3好氧活性污泥法——使用傳統(tǒng)模式求解
參考文獻
第七章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設計
7.1好氧膜生物反應器
7.1.1穩(wěn)態(tài)分析
7.1.2動態(tài)分析
7.2膜生物反應器的脫氮工藝
7.2.1Ludzack—Ettinger改良工藝
7.2.2工藝參數(shù)的設計
7.2.3含生物載體的反硝化工藝
7.2.4序批式工藝
7.3膜生物反應器的脫氮除磷工藝
7.3.1工藝流程
7.3.2生物除磷工藝的工作原理
7.3.3小結
7.4厭氧膜生物反應器
7.4.1穩(wěn)定運行的厭氧消化超濾工藝
7.4.2厭氧反應器的啟動
7.4.3厭氧反應器的監(jiān)測和控制
7.4.4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膜生物反應器的應用
8.1應用于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
8.1.1英國Porlock污水處理廠
8.1.2澳大利亞Magnetic島淡水回收處理廠
8.1.3無污泥排放的反硝化工藝
8.1.4生物除磷工藝
8.1.5英國WehrleWerkAG公司的Biomembrat工藝
8.2在飲用水領域的應用,
8.2.1膜生物反應器.反滲透組合工藝
8.2.2飲用水源的脫氮
8.2.3從被污染的地表水源獲取飲用水
8.3應用于工業(yè)廢水的處理
8.3.1果汁和飲料加工廠過程廢水的回用
8.3.2染坊廢水的回用
8.3.3紙漿蒸發(fā)冷凝液的水回用
8.3.4含油廢水的處理
8.3.5電鍍廠脫脂溶液的回用
8.3.6制革廢水的處理
8.4厭氧消化超濾工藝的應用
8.4.1Membratek的ADUF工藝
8.4.2BioscanEngineeringA/S的BIOREK工藝
8.4.3啤酒廢水的處理
8.4.4含高濃度有機物的廢水處理
參考文獻
附錄一一些污染物的分子結構
附錄二活性污泥模型(Ⅰ)——溶胞再生長模式
附錄三活性污泥模型(Ⅱ)——內源代謝模式
附錄四厭氧模型
附錄五常見水質指標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