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它產生于元末,初版于明朝,是我國第一部“供閱讀”的白話長篇小說。由于時代的變遷,語言的進化,當年的“白話”,有一部分已經和今天標準的“普通話”有所差異,不是規(guī)范的當代漢語了。此外,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非常黑暗,民族矛盾突出,統(tǒng)治殘暴,作者從民族勵志出發(fā),呼喚強悍,鼓勵反抗,以小說的形式美化殺人放火,暗示“善殺人者即英雄”,提倡“霸意識”,鼓吹聚眾造反,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的。因此,對于今天的讀者而言,必須說明作者當時的環(huán)境和寫作的動機,才不至于誤導今天的讀者。這個評注改編本與原本有兩處不同:第一,以規(guī)范的當代漢語為標準,把原著中不規(guī)范的詞語、不合乎當代漢語語法的句子,都經過整理,或加注釋,但是并不刪節(jié),章節(jié)故事都不加以改動。第二,本書從最新的視角出發(fā),以“善惡是非”及對國家、民族、社會是否有益的觀點,分析并評價書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用“導讀”的形式在全書前面先作總體的介紹,指導讀者怎么閱讀;在正文中間,對具體人物和具體事件用“夾批” 的形式“畫龍點睛”;然后在每一回的正文后面,都加上自述多少不一的 “簡評”,指出本回書中的故事人物思想和語言特色,并適當介紹一些前人對《水滸傳》的評論,作對比參考?!端疂G傳》歷來被人誤解、誤導、誤讀,本書有振聾發(fā)聵、撥亂反正、指點迷津、幫助思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