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聲腔音樂”是中華文化寶庫里的一朵奇葩,是以漢語單字音樂屬性——聲、調、韻為基礎的“詩歌作品”,是中國民間歌唱藝術、音樂藝術的結晶。從唐宋詞樂、宋金諸宮調音樂、元明南北曲音樂代代相傳,一直至今天已有千余年歷史,已經形成了具有“三類特具條件”和“三項特有特色”的聲腔音樂結構歌曲。近年以來因不理解聲腔音樂是什么,與外來音樂的影響,首先是傳統(tǒng)的“填詞度曲”法受到沖擊,有的腔種①在這方面已蕩然無存,有的腔種因有聲腔音樂強有力的客觀條件的制約,不能隨心所欲放棄傳統(tǒng),然也已不知道“聲腔音樂”究竟是什么了②。由于對繼承發(fā)展長短句體戲曲聲腔音樂迷失了方向,戲曲音樂研究中出現(xiàn)的許多訛誤無從糾正,會寫長短句體新劇本的人愈來愈少。歸根結底,是對“聲腔音樂”缺乏真正理解。茲特選擇《長短句體戲曲聲腔音樂》五種予以考索、闡明,為詞壇鼓吹。中國戲曲聲腔③分兩大類:一類為齊言體戲曲聲腔,如京劇、梆子腔等,曲詞以齊言體為主;一類為長短句體戲曲聲腔,如昆腔、弋陽腔等,曲詞以雜言體為主。《中國長短句體戲曲聲腔音樂》的研究對象,計有奠定中國戲曲基礎的“溫州南戲聲腔”以及其遺腔,如“浙音海鹽腔”、“吳音昆腔”、“弋陽腔與高腔”與“泉腔與潮腔”等。其中以曲牌曲詞定律來說,第一、第二、第三三種曲牌屬正格類型,第四、第五兩種曲牌屬突破類型;以伴奏來說,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種主伴奏是用笛、管,腔日“唱調④”,第五種主伴奏用“弦樂”,腔名“弦索腔⑨”。《中國長短句體戲曲聲腔音樂》是對五類聲腔的發(fā)生、發(fā)展、音樂結構、音樂功能進行全面的探索與闡述。今欲饗讀者殷盼,先將一線蟬聯(lián)的《溫州南戲聲腔音樂》、《浙音海鹽腔音樂》、《吳音昆腔的倚聲按拍》先予刊行。此套書的寫成出版,荷蒙溫州市政協(xié)、溫州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謹在此深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