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通史中華五千年(上.中.下)

中華五千年(上.中.下)

中華五千年(上.中.下)

定 價:¥90.00

作 者: 竹林、趙晨 編著
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普及讀物

ISBN: 9787801867254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91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從炎、黃二帝開疆立業(yè)到夏、商、周的燦爛發(fā)展;從秦皇漢武的一統(tǒng)江山到唐宋祖的盛象萬千;從大元帝國的空前強大到康乾盛世重塑輝煌。五千年文明一脈相承,綿延不絕。《中華五千年(新編圖文版)(上中下共3冊)》是專門為當今小學生打造的一套歷史知識普及讀物。它用小學生喜歡的故事形式,以他們?nèi)菀桌斫獾臏\近通俗的現(xiàn)代語言,系統(tǒng)全面而又簡扼地介紹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讀了書中講述的一個個曲折生動的歷史故事和有趣又耐人尋味的人物故事,同學們不但可以了解中華文明的偉大和輝煌,增強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操和道德修養(yǎng),同時還會發(fā)現(xiàn),我們當今生活中的許多成語典故的出處,許多社會文化知識的源頭,都是根植于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的歷史之中的。上冊上篇:上古·春秋·戰(zhàn)國這是一個偉大、遙遠而漫長的時代。中華民族開天辟地,在中原大地上繁衍生患,從原始部落發(fā)展到夏、商、周強盛的奴隸制國家,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華夏上古文明。春秋戰(zhàn)國,群雄爭霸,百家爭鳴,是我國思想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也是群雄并起英雄輩出的滄桑亂世。下篇:秦·漢這是一個皇權(quán)的確立和完善的時期?!傲醍?,四海一”,秦始皇憑借兇悍的強權(quán),征服了中原大地上所有的勁敵,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皇權(quán)專制王朝。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秦王朝的基礎(chǔ)上,經(jīng)營了強大的漢朝,并逐步建設(shè)和完善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封建思想文化和體制。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沒有哪個朝代像漢朝那樣,至今還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有著這么巨大的影響。中冊上篇:三國·晉·南北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時代,漢朝瓦解,政權(quán)分立,五族內(nèi)遷,戰(zhàn)亂頻繁更有甚于春秋戰(zhàn)國、動蕩不安的時代,也影響不了思想、藝術(shù)、科技的進步;國內(nèi)各民族融合,外域文化進入,中原文化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下篇:隋·唐·五代這是一個繼往開來、封建社會進入鼎盛的時代。像秦王朝一樣,隋朝雖用武力統(tǒng)一了全國,卻由于煬帝的暴政,使王朝短命而亡。隋滅唐立,接受了前車之鑒的唐太宗實行開明統(tǒng)治,以其恢弘的氣度和開放的胸懷書寫了中國封建史上最強盛的一頁——權(quán)力和思想的集中統(tǒng)一,經(jīng)濟得到空前繁榮,文化藝術(shù)光耀千古。盛極而衰,唐亡以后中國歷史便又進入一個分崩離析、戰(zhàn)亂頻仍的五代十國時期。下冊上篇:宋·元·明這是一段封建王朝的全盛時期。宋朝開國以后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科技發(fā)達,文化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但統(tǒng)治者政治、軍事上的失誤使繁榮的局面夢幻般地逝去。元朝政權(quán)短暫而輝煌。它以強大的鐵騎完成了國家的大一統(tǒng)與民族的大融合,促進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明朝使經(jīng)濟文化重放異彩——科技位于世界前列,思想與文學藝術(shù)光輝燦爛。但宦官當?shù)?、外戚千政、貪污腐敗的黑暗政治終于使王朝走向滅亡。下篇:清·近代這是一個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時代。清王朝的統(tǒng)治使中國傳統(tǒng)的封建專權(quán)發(fā)展到了最后的高峰,然后終于在千年積弊下崩潰。中國人民從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酷壓迫與外國侵略者的欺凌、剝削下覺醒,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洪流應(yīng)運而起。從此,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開始發(fā)生深刻的變革,千年的中華文明古國,要在這歷史長河的瞬間,進行一場脫胎換骨的改造與革新,書寫一部艱難曲折又壯麗輝煌的中國近代史。

作者簡介

  竹林:女,上海人?,F(xiàn)為國家一級作家,上海市作協(xié)專業(yè)作家。先后在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文學編輯部、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工作。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有《生活的路》、《嗚咽的瀾滄江》、《女巫》、《摯愛在人間》等;青春系列小說有《今日出門昨夜歸》、《靈魂有影子》等;兒童文學作品有《竹林村的孩子們》、《流血的太陽》等。趙晨:男,上海人。196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后長期從事少兒圖書的編輯工作,曾參加《上下五千年》的撰寫,另有《唐詩親子讀本》、《春秋戰(zhàn)國:連環(huán)畫》等少兒作品。

圖書目錄

上冊
上篇 上古·春秋·戰(zhàn)國
1.原始部落的發(fā)展
2.黃帝戰(zhàn)蚩尤
3.堯選接班人
4.禹治洪水
5.一言鑄九鼎
6.后羿作亂
7.夏桀寵妹喜
8.網(wǎng)開三面
9.伊尹輔政
10.盤庚遷都
11.奴隸傅說
12.姬昌興周
13.紂王暴虐
14.武王伐紂
15.周公吐哺
16.共和執(zhí)政
17.烽火戲諸侯
18.掘地迎母
19.大義滅親
20.鮑叔牙薦賢
21.曹劌論戰(zhàn)
22.齊桓公用賢
23.老馬識途
24.慶父作亂
25.衛(wèi)懿公養(yǎng)鶴
26.虞君貪財
27.養(yǎng)牛拜相
28.驪姬的陰謀
29.流亡公子重耳
30.迂國君宋襄公
31.城濮之戰(zhàn)
32.燭之武退秦軍
33.牛販子救國
34.崤山伏擊戰(zhàn)
35.一鳴驚人
36.優(yōu)孟勸楚王
37.殘暴的晉靈公
38.趙氏孤兒
39.晏子不辱使命
40.伍子胥過昭關(guān)
41.孫武練兵
42.勾踐臥薪嘗膽
43.孔子辦學
44.老子寫《道德經(jīng)》
45.墨子破云梯
46.水淹晉陽城
47.西門豹除巫
48.諱疾忌醫(yī)
49.笑星淳于髡
50.鄒忌勸齊王
51.齊威王懲貪官
52.孫臏報仇
53.商鞅變法
54.孟軻講“仁”
55.莊周夢蝶
56.蘇秦“合縱”
57.張儀“連橫”
58.燕昭王求賢
59.屈原投江
60.胡服騎射
61.孟嘗君買“義”
62.火牛陣
63.李冰修都江堰
64.完璧歸趙
65.將相和
66.遠交近攻
67.紙上談兵
68.毛遂自薦
69.竊符救趙
70.楚相春申君
71.呂不韋著書
72.小甘羅出使
73.韓非遭妒
74.風蕭蕭兮易水寒
75.秦王統(tǒng)一中國
下篇 秦·兩漢
1.車同軌書同文
2.徐福下蓬萊
3.行刺博浪沙
4.修筑長城
5.焚書坑儒
6.豪華的驪山墓
7.沙丘密謀
8.二世的暴政
9.揭竿起義
10.項氏起兵
11.劉邦斬蛇
12.張良禮讓
13.趙高害李斯
14.楚懷王立約
15.巨鹿大戰(zhàn)
16.指鹿為馬
17.劉邦人咸陽
18.鴻門宴
19.韓信拜將
20.暗度陳倉
2l.楚河漢界
22.垓下之戰(zhàn)
2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4.高祖還鄉(xiāng)
25.白登之辱
26.白馬誓言
27.蕭規(guī)曹隨
28.周勃奪印
29.賈誼上書
30.張廷尉執(zhí)法
31.緹縈救父
32.細柳營
33.七國之亂
34.景帝削諸侯
35.文景之治
36.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37.窮書生朱買臣
38.獨尊儒學
39.馬邑之戰(zhàn)
40.飛將軍李廣
41.倒行逆施主父偃
42.大將軍衛(wèi)青
43.冠軍侯霍去病
44.張騫通絲路
45.武帝開三邊
46.蘇武牧羊
47.司馬遷寫《史記》
48.幽默東方朔
49.巫蠱殺太子
50.輪臺罪己詔
51.桑弘羊理財
52.霍光輔政
53.昭君出塞
54.王莽建新朝
55.綠林和赤眉
56.昆陽大戰(zhàn)
57.光武帝劉秀
58.宋弘拒婚
59.“強項令”董宣
60.馬援老當益壯
61.王充著《論衡》
62.漢明帝求佛
63.王景治水
64.班固作《漢書》
65.班超從軍
66.刻碑燕然
67.許慎著《說文解字》
68.蔡倫造紙
69.科學家張衡
70.跋扈將軍梁冀
71.宦官害黨人
72.陳蕃下榻
73.范滂別母
74.名醫(yī)張仲景
75.黃巾起義
中冊
上篇 三國·晉·南北朝
1.驢皇帝和十常侍
2.宦官政變
3.曹操起兵
4.孫堅藏玉璽
5.董卓之死
6.鞭打督郵
7.白門樓
8.煮酒論英雄
9.官渡之戰(zhàn)
10.碣石賦詩
11.禰衡擊鼓
12.神醫(yī)華佗
13.孫權(quán)報仇
14.馬越檀溪
15.三請諸葛亮
16.血戰(zhàn)長坂坡
17.周瑜點兵
18.赤壁大戰(zhàn)
19.劉備招親
20.借荊州
21.蔡文姬歸漢
22.許褚護主
23.龐統(tǒng)獻計
24.張飛收嚴顏
25.單刀赴會
26.割席絕交
27.曹操捉刀
28.得隴望蜀
29.建安七子
30.定軍山
31.水淹七軍
32.走麥城
33.曹丕稱帝
34.七步成詩
35.火燒連營
36.劉備托孤
37.七擒孟獲
38.揮淚斬馬謖
39.木門道
40.五丈原之變
41.衛(wèi)溫下夷洲
42.司馬懿篡權(quán)
43.司馬昭之心
44.竹林七賢
45.鄧艾滅蜀
46.扶不起的阿斗
47.樓船破東吳
48.石崇斗富
49.傻子皇帝
50.八王之亂
51.李特收容流民
52.劉淵稱漢帝
53.聞雞起舞
54.王馬共天下
55.祖逖北伐
56.石勒讀《漢書》
57.陶侃搬磚
58.書圣王羲之
59.桓溫北伐
60.王猛捫虱
61.東山再起
62.草木皆兵
63.世外桃源
64.劉裕擺陣
65.唱籌量沙
66.實話實說
67.孝文帝遷都
68.科學家祖沖之
69.范縝斥鬼神
70.酈道元寫《水經(jīng)注》
71.賈思勰編農(nóng)書
72.《文心雕龍》和《昭明文選》
73.梁武帝出家
74.侯景亂梁
75.陳后主誤國
下篇 隋·唐·五代
1.楊堅奪權(quán)
2.洗夫人深明大義
3.趙綽公正執(zhí)法
4.隋煬帝修大運河
5.李春建趙州橋
6.楊玄感起兵
7.李密和瓦崗軍
8.唐國公造反
9.李世民出征
10.玄武門事變
11.貞觀之治
12.大將軍李靖
13.文成公主和親
14.玄奘取經(jīng)
15.唐太宗教子
16.藥王孫思邈
17.女皇帝武則天
18.駱賓王寫《討武瞾檄》
19.李賢苦吟《黃臺曲》
20.王勃寫《滕王閣序》
21.告密者的下場
22.賢相狄仁杰
23.無字碑
24.韋后干政
25.李隆基肅宮
26.救時宰相姚崇
27.耿直不二的宋璟
28.唐玄宗的戲班子
29.旗亭比詩
30.劉知幾和他的《史通》
31.李林甫口蜜腹劍
32.楊貴妃得寵
33.詩仙李白
34.詩圣杜甫
35.“草圣”張旭
36.“畫圣”吳道子
37.“茶圣”陸羽
38.張遂制定新歷法
39.鑒真和尚東渡
40.安祿山造反
41.顏杲卿罵賊
42.楊國忠誤國
43.馬嵬驛事變
44.張巡守孤城
45.雷海青摔琵琶
46.安祿山之死
47.李泌出山
48.肅宗借兵
49.李光弼平叛
50.郭子儀單騎退敵
51.唐代宗的財神爺
52.段秀實以笏擊賊
53.顏真卿堅貞不屈
54.渾堿和李晟
55.擾民的“宮市”
56.永貞革新
57.柳宗元遭貶
58.劉禹錫寫“桃花詩”
59.白居易寫詩
60.真宰相裴度
61.李懇雪夜取蔡州
62.韓愈寫《祭鱷魚文》
63.太監(jiān)立皇帝
64.朋黨之爭
65.黃巢起義
66.朱溫滅唐
67.吳越王錢繆
68.王建哭唐
69.潞州之戰(zhàn)
70.開明的唐明宗
71.阿保機興契丹
72.蕭太后斷臂
73.李從珂哭退官軍
74.“兒皇帝”石敬瑭
75.周世宗出征
下冊
上篇 宋·元·明
1.趙匡胤陳橋兵變
2.宋太祖宴席奪權(quán)
3.李后主吟詩亡國
4.宋太祖與趙普
5.燭影斧聲
6.楊業(yè)抗遼軍
7.澶州議和
8.元昊建西夏
9.歐陽修革新詩文
10.常勝將軍狄青
11.包拯嚴格執(zhí)法
12.王安石變法
13.司馬光編《資治通鑒》
14.大文學家蘇軾
15.沈括寫《夢溪筆談》
16.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17.方臘、宋江起義
18.阿骨打建金朝
19.李綱守京城
20.太學生陳東
21.靖康之恥
22.宗澤堅持抗戰(zhàn)
23.韓世忠抗金兵
24.岳飛盡忠報國
25.秦檜害岳飛
26.女詞人李清照
27.虞允文退敵
28.愛國詩人陸游
29.將軍詞人辛棄疾
30.理學家朱熹
31.成吉思汗西征
32.忽必烈建元朝
33.“人生自古誰無死”
34.天文、水利學家郭守敬
35.馬可·波羅游中國
36.紡織家黃道婆
37.《竇娥冤》和《西廂記》
38.元朝的藝術(shù)家
39.紅巾軍起義
40.放牛娃造反
41.鄱陽湖大戰(zhàn)
42.《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43.劉伯溫求雨
44.“狡兔死,走狗烹”
45.朱棣奪皇位
46.鄭和下西洋
47.解縉編《永樂大典》
48.明仁宗施仁政
49.蘇州知府況鐘
50.土木堡事變
51.于謙守北京
52.“要留清白在人間”
53.中山狼故事的來歷
54.思想家王陽明
55.奸臣嚴嵩
56.海瑞罵皇帝
57.戚繼光平倭寇
58.山陰才子徐文長
59.吳承恩寫《西游記》
60.李時珍著《本草綱目》
61.政治家張居正
62.湯顯祖和他的《牡丹亭》
63.李贄遭讒言
64.努爾哈赤建后金
65.薩爾滸之戰(zhàn)
66.東林黨斗太監(jiān)
67.徐光啟和他的《農(nóng)政全書》
68.宋應(yīng)星和他的《天工開物》
69.徐霞客寫游記
70.袁崇煥戰(zhàn)寧遠
71.皇太極的反間計
72.李白成起義
73.盧象昇血戰(zhàn)清軍
74.張獻忠假投降
75.崇禎帝吊死煤山
下篇 清·近代
1.吳三桂引清兵人關(guān)
2.弘光帝醉生夢死
3.史可法揚州殉難
4.滿清軍嘉定三屠
5.夏完淳寧死不屈
6.李定國西南抗清
7.鄭成功收復臺灣
8.退隱山林的讀書人
9.康熙囚鰲拜
10.康熙平三藩
11.雅克薩之戰(zhàn)
12.討伐噶爾丹
13.《長生殿》與《桃花扇》
14.蒲松齡寫《聊齋志異》
15.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
16.年羹堯定青海
17.清朝的文字獄
18.改土歸流與攤丁人畝
19.土爾扈特萬里歸宗
20.乾隆下江南
21.紀曉嵐修《四庫全書》
22.吳敬梓寫《儒林外史》
23.曹雪芹著《紅樓夢》
24.鄭板橋和“揚州八怪”
25.和砷跌倒,嘉慶吃飽
26.白蓮教起義
27.林則徐禁煙
28.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29.三元里百姓抗英
30.葛云飛死守定海
31.陳化成血戰(zhàn)吳淞
32.龔自珍寫求雨詩
33.洪秀全金田起義
34.小刀會上海起義
35.天京之變
36.火燒圓明園
37.辛酉政變
38.石達開兵敗大渡河
39.陳玉成和李秀成
40.太平軍與捻軍
41.李鴻章辦洋務(wù)
42.火燒望海樓
43.左宗棠收復新疆
44.光緒繼位
45.馬加理事件
46.黑旗軍抗法
47.劉銘傳守臺灣
48.鎮(zhèn)南關(guān)大捷
49.甲午海戰(zhàn)
50.馬關(guān)條約
51.公車上書
52.百日維新
53.戊戌政變
54.實業(yè)救國
55.嚴復譯《天演論》
56.黃遵憲和李伯元
57.甲骨上的文字
58.列強瓜分中國
59.租界與“門戶開放”
60.義和團運動
61.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
62.末代皇帝登基
63.孫中山建立同盟會
64.康有為當?;逝?
65.《革命軍》與《蘇報》案
66.陳天華投海救國
67.女俠秋瑾
68.廣州起義
69.保路運動
70.武昌起義
71.孫中山就任大總統(tǒng)
72.清帝退位
73.袁世凱當皇帝
74.護國軍討袁
75.《新青年》與五四運動
本書大事年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