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的民族,可以考證的歷史有5000多年,即使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有3000多年了;我們的民族還是一個十分愛好歷史的民族,從公認的正史二十四史到不入學者法眼的各種野史傳說,史料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有的人說,歷史越是綿長,國人背的包袱就越是沉重。這是一種別有見地的看法,比如至今還普遍存在于我們國民性中的麻木不仁、狂妄自大、阿Q精神等,就好像不是一朝一夕突然降臨到我們頭上的,它正是由于長期的歷史積淀,而融入我們血液中的,以致于魯迅認為我們的歷史是“吃人”的歷史。但是,另一方面,歷史又是最公平不過的,它更給予了我們許多的、值得稱道的優(yōu)良品質,比如勤勞、勇敢、寬容、智慧,再比如剛直不阿,不畏權貴。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消極的東西,還有許多陽光燦爛的因素,這些因素具有很持久的生命力。正是這些因素推動著我們中華民族不斷向前邁進。否則就不能理解同是文明古國,為什么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希臘、印度的文化都中斷過,惟獨我們的華夏文明一直延續(xù)至今。因此說我們的歷史還是有許多瑰寶的。但是這些寶貝是什么,我們并不了解,所以揣摩歷史還是很有必要的。古人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如果我們能窮索歷史的秘密,汲取它積淀的精華,摒除那些無用且有害的成分,我們的民族就一定會更強大,未來也更美好。但是,中華史料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即使是專家也不心之人從中拾金斷玉?看起來把歷史從史料中解放出來,編成一段段歷史小故事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于是就有了這套《中國歷史故事》叢書。本套叢書共十冊,分別是第一冊《龍騰東方遠古篇》,第二冊《群雄爭霸春秋戰(zhàn)國篇》,第三冊《華夏初興秦漢篇》,第四冊《亂治分合三國兩晉南北朝篇》,第五冊《盛世衰音隋唐篇》,第六冊《龍爭虎斗五代宋遼篇》,第七冊《大漠狂飆元朝篇》,第八冊《江河日下明朝篇》,第九冊《天朝末路清朝篇》和第十冊《亂世神州民國篇》,它們基本上囊括了從上古傳說到1949年這么一段非常漫長的歷史。編者在編寫本書的時候,對兩個問題特別注意:一是通俗性,二是可讀性。就通俗性來看,編者杜絕直接套用史料,因為史料大多是文言文,之乎者也不斷,佶屈聱牙難讀,很不適應現代的讀者。編者的做法是在依托史料的基礎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和重要的歷史人物進行編排,盡量不讓讀者看起來吃力,而能夠一看就懂。就可讀性來看,編者不主張采用宏觀的視角來看史料,因為宏觀角度很容易把歷史做成一筆流水賬。編者的做法是在總體把握歷史進程的基礎上,用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代替乏味的史料,做到具體而微,盡量不讓讀者感到平淡無味,而能夠一口氣把故事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