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傳世之書,當今易學扛鼎之作我們常謂,一陰一陽成就生生不息,天道本體蘊含其中;“繼善成性“.將天道束于德性義理;在此本體下,易學概念交匯形而上學思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參象識天地萬物,成為易學的思考方式。漢代京房建立了以陽陽五行為世界間架的哲學體系,并將八卦和六十四卦視為人類社會之縮影。雖后有宋邵雍倡性命心性之學。由天人合一,過渡到人本位。但研易之人過多關注自然之理。忽視人之能動性?!洞笠鬃R階》系米鴻賓先生繼《六壬神課金口訣心髓指要》等書之后的又一心水之作。若將《六壬神課金口訣心髓指要》等書定位為象數(shù)研究,《大易識階》則偏重于義理描述,應納為象數(shù)之人文,但終是“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本書重點圍繞“易學當以人為本”這一觀點,以天道論五常倫理,借陰陽五行評人事規(guī)律,人本位之解易觀點躍然紙上。并重新詮釋”天人合一”,即道家之宇宙哲學、佛家之真善美與儒家之出而用世的水乳之融。該書中,對平常百姓的生活之陰陽五行有著諸多慧解,這與作者的長期研究和體證息息相關。作者對陰陽五行之人本位,易學之日常生活應用的關注,對易學思想觀念的帶動,易學文化現(xiàn)象的觀察,易學實踐經驗的整理,易學深度延續(xù)的關懷等方面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不僅開拓了易學思考的新視眼,而且對今后進一步地正確評價易學提供了積極出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