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人才素質的基礎:只有心理健康,大學生才能全面發(fā)展;只有心理健康,大學生才能培養(yǎng)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已是全社會的共識。正因為如此,今天的大學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想了解心理健康知識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已成為高校不容忽視的教育內容。心理學家榮格就曾經提醒人們,要防止遠比自然災害更危險的人類心靈疾病的蔓延。他認為,隨著人們對外部空間的拓展,人們對心靈的提升卻停止了;人們在智力方面收獲過剩,心靈方面卻淪喪殆盡,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一個“世紀性”的問題。精神生活的深度不安折磨著現代社會中最敏感的人,尤其是具有較高智力、文化、自尊、追求和抱負的青年大學生,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情感和就業(yè)等問題上,苦悶、孤獨、焦慮、冷漠……甚至精神崩潰,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從質上入手,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與措施,通過課程設置、普及知識、心理測量、心理咨詢等方式,使大學生養(yǎng)成心理健康的科學觀念,學會心理調節(jié)的基本技巧,最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正是基于對大學生們深深的愛,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和體會,我們開始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方法、手段和途徑的研究。經過認真地思考,我們選取了10個相互依存又相對獨立的主題,來構建符合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課程教育體系。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概述、認知與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識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情商與大學生心理健康、人格與大學生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性心理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學習心理與大學生心理健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詢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通過淺顯易懂的理論闡述、富有趣味的心理咨詢案例、學以致用的心理測驗和頗具啟發(fā)性的思考練習,讓大學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學會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提升心理素質,開發(fā)個體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