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通史跨文化的詮釋

跨文化的詮釋

跨文化的詮釋

定 價:¥35.00

作 者: 李天綱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通史

ISBN: 9787802253209 出版時間: 2007-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45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跨文化的詮釋:經(jīng)學與神學的相遇》以明末清初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為媒介,研究16世紀以來的中西文化交流。全書圍繞天主教和儒學的關(guān)系,討論在當時學者之間發(fā)生的“基督論”、“年代學”、“儒家宗教性”和“中國禮儀之爭”等問題。作者在文本研讀和事實考訂的基礎上,采用中西比較的方法,對涉及的內(nèi)容進行“跨文化詮釋”。書中引用的中外文資料,很多是近年來學術(shù)界新披露的檔案文獻,還有不少是作者從明清史籍中查考的相關(guān)記載。作者認為:明清之際,歐洲耶穌會士和中國儒生之間有著比一般估計的“天文”、“地理”、“歷算”、“火炮”等器物層面更加深入的精神交往,甚而在儒家“經(jīng)學”和天主教“神學”之間,展開過深入的學術(shù)探討。用“跨文化詮釋”的方法,重現(xiàn)、審視和判定四百年前發(fā)生的“經(jīng)學與神學相遇”的歷史,作者提出:中西方學者之間的初次相遇,給世界激發(fā)的是一種“人文主義”,而非“殖民主義”。

作者簡介

  李天綱,1957年生于上海。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F(xiàn)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上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國宗教史。兼任美國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心、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華中師范大學近代史研究所、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小吨袊Y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1998)、《文化上?!罚?998)、《大清帝國城市印象》(2002)、《人文上?!罚?004)、《天主教三柱石論教文箋注》(2007)、《馬相伯與近代中國思想》(英文,1996)等。

圖書目錄

代序
跨文化詮釋:經(jīng)學與神學的相遇

第一部分 東西同異之考辨
天儒異同考: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學說
一神和多元:儒教傳統(tǒng)之下的“基督論”
漢學與西學:清代儒學發(fā)展的新路徑
中西年代學:十七、十八世紀的校讀

第二部分 重要文本之釋讀
《天主實義》與《孟子字義疏證》
從《名理探》看明末的西書中譯
《同人公簡》校釋
《造物主垂象略說》校釋
造物主垂象略說

第三部分 “中國禮儀之爭”之啟示
“禮儀之爭”:康乾時代的世界史意義
“過十字門”:澳門與“中國禮儀之爭”
從新出史料看“中國禮儀之爭”及其意義
從兩個文本看儒家“宗教性”爭議的起源

第四部分 中西學術(shù)傳統(tǒng)之估衡
明末以來中國基督教的文化傳統(tǒng)
早期天主教與明清多元社會文化
跨文化語境中的“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還是“殖民主義”

附錄 Chinese Renaissance: The Role of Early Jesuits in China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