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國青銅器》著錄曾侯乙墓和擂鼓墩M2之外的曾國青銅器。收錄重點為容器,車馬器及兵器只擇要收錄,其重復較多者,不一一述及?!对鴩嚆~器》收錄資料時間截止為2007年6月。2.由于時間的變遷,不少青銅器的收藏單位都有變化。《曾國青銅器》只記錄目前的收藏單位,對其館際變遷情況不作說明。3.《曾國青銅器》中涉及的青銅器稱重記錄分別以克、千克為計量單位,以區(qū)別不同稱量工具的精度。4.統計銘文中稱為“類次”的,表示銘文的一些因素在不同的作器者和器類中的出現頻率。如曾仲旃父壺,兩件壺的器、蓋4次出現相同的銘文,為一個“類次”。5.為便于描述,凡圓腹三足器,與雙耳平行的兩足(由前而視)中,左側的一個稱為1號足,右側的為2號足,另外與雙耳垂直的一足稱為3號足。6.銘文的釋文一般采用現代通行文字。另外,釋文中以□表示缺字、以□表示殘字。7.各器群皆以出土地的小地名命名,若同一地點出土多個器群,則以出土年代區(qū)別。如隨州熊家老灣1970年、1972年兩次出土的青銅器,分別稱為70熊家老灣、72熊家老灣。8.引用書目簡稱:《全集》:《中國青銅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4-1998年。《周原》:曹瑋《周原出土青銅器》,巴蜀書社,2005年?!稊啻芯俊罚和跏烂竦取拔髦芮嚆~器分期斷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兑谩罚簭垇喅酢兑笾芙鹞募梢谩罚腥A書局,2001年?!遁嬜C》: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9.為便于讀者查閱,銘文如在《殷周金文集成》(中華書局,1984-1994年)、《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華書局,2002年)著錄,則注明其著錄編號,兩部書名分別用其簡稱:《集成》、《近出》。10.凡屬于《曾國青銅器》著錄的材料,在《曾國青銅器》其他部分敘述時,不另作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