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冶金工業(yè)貴州寒武紀早期磷塊巖稀土元素特征

貴州寒武紀早期磷塊巖稀土元素特征

貴州寒武紀早期磷塊巖稀土元素特征

定 價:¥35.00

作 者: 張杰 等編著
出版社: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地質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2443702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11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內(nèi)容主要包括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貴州織金新華磷稀土礦稀土元素賦存狀態(tài)及稀土分離富集研究”(批準號:50164001)的研究成果。通過對織金新華地區(qū)稀土元素化學成分測試及地球化學分析研究,得出該礦床不僅重稀土含量高,而且輕稀土含量也高的結論,修正了過去只認為該礦床是重稀土含量較高的單一認識;采用電子探針、掃描電鏡及X射線能譜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及化學物相分析等方法,查明了該礦床稀土開發(fā)利用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稀土元素賦存狀態(tài),解決了長期推測未解決的問題;進行了低品位磷礦石選礦實驗研究,確定了合適的浮選工藝流程并成功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以貴州當前磷肥產(chǎn)品生產(chǎn)加工工藝流程為實驗基礎,進行了稀土分離富集探索研究,得出從貴州磷化工產(chǎn)品生產(chǎn)工藝流程中的尾礦磷石膏中提取稀土元素的分離富集實驗方案及相應的分離富集參數(shù),并提出了相關的見解;分析測試了戈仲伍磷塊巖分布地區(qū)土壤及水樣中微量元素含量,進行了環(huán)境地球化學初步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對貴州西部含稀土低品位磷礦床開發(fā)和稀土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指導意義。 本書適合從事地質研究及稀土研究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張杰,男,1955年生,漢族,山東費縣人。1982年貴州工學院地質系畢業(yè),獲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貴州工學院礦床學專業(yè)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考入成都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F(xiàn)任貴州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礦床學、礦床地球化學、應用礦物學和礦物材料方面研究。發(fā)表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子課題負責人)。獲貴州省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

圖書目錄

前言
1 緒論
1.1 礦區(qū)自然地理條件
1.2 礦區(qū)開采及地質工作史
1.3 野外地質研究及取樣工作
1.3.1 剖面觀察、編錄及取樣工作
1.3.2 室內(nèi)資料整理工作
1.3.3 測試分析樣品準備
1.4 分析測試
1.4.1 微量元素分析
1.4.2 電子探針掃面
1.4.3 巖礦鑒定
1.4.4 X射線衍射分析
1.4.5 化學分析
1.4.6 其他剖面
1.5 稀土元素賦存狀態(tài)研究
1.6 選礦試驗
1.6.1 可磨性試驗研究
1.6.2 選別工藝的選擇
1.6.3 選礦產(chǎn)品分析
1.7 稀土分離富集研究
2 貴州織金新華含稀土磷礦床區(qū)域地質特征
2.1 區(qū)域地層特征
2.2 地質構造特征
3 貴州織金新華含稀土磷礦床地質及礦物學特征
3.1 磷塊巖礦體地質特征
3.2 磷塊巖物質組成
3.2.1 各類型礦石化學組成
3.2.2 膠磷礦化學成分
3.3 磷塊巖礦體主要礦物特征
3.3.1 礦石的礦物組成
3.3.2 礦石結構、構造和礦物組成
3.3.3 主要礦物的性質特征及相互嵌布關系
3.3.4 磷、稀土元素含量變化及其關系
4 貴州織金含稀土磷礦稀土元素性質特征
4.1 稀土元素概述
4.1.1 自然界中的稀土元素
4.1.2 稀土元素的應用
4.1.3 主要稀土礦物
4.2 含稀土磷塊巖化學成分特征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3.1 微量元素測試樣品采集及測試分析
4.3.2 新華含稀土磷礦床稀土元素模式及稀土元素性狀
4.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5 生物成礦基本特征
4.6 結論
5 稀土元素賦存狀態(tài)研究
5.1 顯微分析及單礦物分析研究
5.1.1 電子探針掃面
5.1.2 掃描電鏡研究
5.1.3 生物化石、氧化礦石及其他獨立成分測定
5.2 含稀土單礦物稀土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
5.3 化學物相分析研究
5.3.1 磷塊巖的礦物組成和化學分析
5.3.2 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對賦存狀態(tài)的影響
5.3.3 礦物組成分析
5.3.4 賦存狀態(tài)分析
5.3.5 結論
6 貴州織金含稀土磷礦石選礦研究
6.1 可磨性試驗研究
6.2 選別工藝的選擇
6.3 結論
7 磷礦稀土分離富集研究
7.1 磷礦(磷精礦)中稀土總量及氟的檢測
7.2 模擬重鈣(磷銨)生產(chǎn)工藝流程中磷石膏浸取稀土試驗
7.2.1 第一次試驗
7.2.2 第二次試驗
7.2.3 第三次試驗
7.3 硝酸處理磷灰石提取稀土試驗
7.3.1 第一次試驗
7.3.2 第二次試驗
7.4 最佳條件下稀土回收試驗1
7.5 最佳條件下稀土回收試驗2
7.6 主要結論與建議
8 貴州織金磷礦戈仲伍礦段開采及分布區(qū)土壤稀土元素及環(huán)境影響研究
9 貴州省織金縣戈仲伍地區(qū)氟來源及對環(huán)境影響研究
9.1 研究區(qū)的自然地理情況
9.1.1 研究區(qū)的地理位置及地層地貌簡介
9.1.2 氣候條件
9.1.3 研究區(qū)的資源及經(jīng)濟情況
9.2 氟中毒及織金地區(qū)氟中毒研究狀況
9.2.1 氟的化學性質
9.2.2 氟在自然界的賦存狀態(tài)
9.2.3 土壤中氟的背景值
9.3 氟在人體的分布及其生理作用
9.3.1 氟在人體內(nèi)的分布
9.3.2 氟對人體的生理作用
9.3.3 地方性氟中毒的外在表現(xiàn)
9.4 目前國內(nèi)地方性氟中毒研究現(xiàn)狀
9.5 研究的思路和設想
9.5.1 地球化學性地方病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9.5.2 織金地方性氟中毒研究存在的問題
9.5.3 高氟黏土的氟來源問題
9.5.4 斷層與病區(qū)關系研究及氟的活化問題
9.6 研究區(qū)地質、地理情況
9.6.1 戈仲伍地區(qū)簡要地理環(huán)境
9.6.2 表生條件下氟含量變化規(guī)律研究
9.7 磷塊巖表生作用下氟遷移機理初步研究
9.7.1 磷塊巖化學組成
9.7.2 表生作用對氟遷移的影響
9.7.3 小結
9.8 表生條件下氟的化學活動性研究
9.8.1 實驗依據(jù)及分析方法
9.8.2 測試數(shù)據(jù)
9.8.3 數(shù)據(jù)分析
9.8.4 影響磷塊巖風化的因素
9.8.5 元素的地質大循環(huán)與生物小循環(huán)及與成土過程的關系
9.9 病區(qū)分布與地層、地貌及構造關系的探討
9.9.1 區(qū)域地層特征簡介
9.9.2 區(qū)域構造情況簡介
9.9.3 初步結論及對某些問題的推斷
9.10 結論及存在的問題和以后研究的方向
9.10.1 主要結論
9.10.2 礦產(chǎn)開發(fā)對氟中毒的影響探討
RE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Cambrian Phosphorite in Guizhou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