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影視藝術中國電影論辯:藝術卷

中國電影論辯:藝術卷

中國電影論辯:藝術卷

定 價:¥34.50

作 者: 張智華、史可揚
出版社: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20世紀中國學術論辯書系
標 簽: 影視藝術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7422006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0開 頁數: 492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電影論辯:藝術卷》是縱觀20世紀中國電影文化思潮的歷次論辯并從中梳理電影理論歷史的線索?!吨袊娪罢撧q:藝術卷》盡量搜集和尊重各次辯論的原初資料,復原和展現論爭各方的學術觀點,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之上,進行必要的論述和闡釋,以便于讀者了解論辯當時的歷史真相和學術意義。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電影論辯:藝術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20年代的“載道”與“娛樂”之爭
一、歷史背景
(一)歐美影片占據大量國內電影市場
(二)國產影片勉力前行
(三)電影批評起步
二、電影理論論辯概況
(一)電影應“有功于世道人心”
(二)電影的娛樂性
三、簡要評價
第二章 30年代圍繞中國電影“硬性”和“軟性”的論爭
一、社會文化背景
(一)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傳入
(二)中共“電影小組”的成立和活動
(三)電影創(chuàng)作的景象
二、論辯的概況
(一)電影的內容
(二)電影的傾向性
(三)電影批評的標準
三、論爭的影響
第三章 40年代圍繞國產影片前途的論爭
一、時代背景
二、問題提出的緣由
三、雙方(或多方)辯論
(一)是否限制外國影片進口如何大力發(fā)展國產影片
(二)是否改變電影政策以促進電影發(fā)展
(三)如何建立中國電影風格以拓寬電影出路
四、論辯的影響
第四章 關于電影《武訓傳》的論爭
一、論爭的時代背景
(一)電影觀念和功能發(fā)生變化
(二)行政化的電影管理體制
(三)中國電影外來參照系的改變
(四)中國電影藝術家們電影觀念的轉變
二、對《武訓傳》的批判
(一)批判的緣起
(二)批判的概況
(三)《武訓歷史調查記》出籠
三、論爭的影響
(一)藝術問題政治化的先例
(二)百花凋零的電影冬天
(三)殃及其他影片
(四)遲到的官方結論
第五章 50年代圍繞電影方向的討論
一、新中國電影的文化背景
(一)文藝為政治服務
(二)電影是行政事業(yè)
(三)國外電影思潮的引入與影響
(四)電影藝術家革命化
二、電影為工農兵服務和“人性論”問題
(一)電影如何為工農兵服務
(二)“人性論”問題
(三)判斷電影的標準
三、討論的影響
(一)電影創(chuàng)作的公式化和概念化
(二)電影理論批評的停滯不前
(三)政治運動擴大化
第六章 50年代末、60年代初圍繞電影特性的論爭和理論建設
一、時代背景
二、問題提出的緣由
三、雙方(或多方)辯論
(一)本末問題與電影特性
(二)創(chuàng)新問題與電影特性
(三)構成元素與電影特性
(四)民族形式、電影樣式與電影特性
四、論辯的影響
第七章 “文革”中關于電影的幾個批判
一、中國電影與中國政治文化
(一)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審美的教化作用
(二)中國電影一直處于選擇國家政治前途的特定歷史時期
(三)新中國對電影提出了更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要求
(四)個人因素的歷史偶然性——江青與中國電影和電影界的特殊關系
二、“文革電影”和電影事件
(一)以政治的清算來取代藝術的清算
(二)“三突出”的創(chuàng)作原則和樣板戲電影
三、“文革”對中國電影的破壞
(一)“三突出”創(chuàng)作原則造成的惡劣后果
(二)電影創(chuàng)作全面停滯
(三)電影藝術家慘遭迫害
第八章 80年代關于電影觀念的討論
一、討論的背景
……
第九章 1981年至1985年關于電影的文學價值的辯論
第十章 圍繞電影理論的發(fā)展與演進問題之爭
第十一章 關于電影娛樂性的論爭
第十二章 關于“謝晉電影模式應該結束”的論爭
第十三章 關于第五代電影的評價問題的論爭
第十四章 關于后現代主義理論及中國電影現狀的論爭
第十五章 關于主旋律電影的論爭
第十六章 關于中國電影改革問題的討論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結語
后記
編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