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充滿憂患的青少年時代
坎坷的幼年
悄悄地降生
深宮中的廝殺
困境中的皇太子
在國勢日趨衰頹中成長
第二講 初登皇帝寶座
謹慎地邁出第一步
臣民對于弘治皇帝的厚望
有限地革除前朝積弊
竭誠報答母后的恩德
查訪母后親屬
冒認皇親鬧劇
第三講 改善專制集權統(tǒng)治
吏治的相對澄清
選賢任能
聽言納諫
改革銓選及提高行政效率
鞏固并發(fā)展權力結構的雙軌制
第四講 復蘇經濟安定民生
嚴峻的社會現實
戶口銳減
土地兼并
艱難的國計民生
加強賦稅的征收管理
稅糧的征收與管理
整頓鹽法
復蘇社會經濟
抑制土地兼并
招撫流移
興修水利
賑濟災荒
減輕人民負擔
節(jié)約用度
第五講 邊防隱憂與軍政廢弛
弘治時期北方邊防的態(tài)勢
瓦刺、韃靼與明朝的關系
明代北邊的防務
“關西七衛(wèi)”的變化
弘治時期的消極防御
弘治君臣的茍安思想
對韃靼的消極防御
“閉關絕貢”以抵制吐魯番
軍政的腐敗
朱韋占樘對管軍官員的姑息
旗軍所受的敲剝
軍政與武備之廢弛
第六講 弘治時期的三大社會毒瘤——宗室、外戚和宦官
吸吮民脂民膏的宗室
從王室屏藩到困處一城
腐朽的寄生集團
肆意侵奪
兇殘橫暴
追逐聲色貨利的外戚
政治上最為孱弱
貪婪的張氏家族
恣意貪殘害民的宦官
假皇權以肆虐
肆意剝削侵奪
第七講 太平掩蓋著憂患
日漸荒怠的“太平天子”
絕對的權威導致必然的腐敗
怠于政事
熱衷于修齋建醮
奢侈逸樂
充滿隱憂的弘治朝
吏治日益敗壞
賦重役繁民不聊生
缺乏教養(yǎng)的皇儲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后世對朱佑樘的贊頌
名不副實
附錄 弘治皇帝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