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節(jié) 早期散文的題材
一、《周易》本經的題材
二、《尚書》的題材
第二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散文的題材
一、混沌一體的題材形態(tài)
二、分門別類的題材編排
三、單一題材的獨立成書
第三節(jié) 兩漢散文的題材
一、政論家散文題材的選擇和布局
二、經學家散文題材的厘定和配置
三、史學家散文題材的調遣和定位
四、目錄學家散文題材的整理和編排
第一章 世道滄桑
第一節(jié) 以史為鑒的文學傳統(tǒng)
一、周公的以殷鑒周
二、賈誼的以秦鑒漢
三、王符、崔定的以雍鑒洛
第二節(jié) 世運興衰的生動展示
一、周王朝衰落期的問鼎事件
二、齊晉稱霸和式微的軌跡
三、兩漢盛世的贊曲頌歌
第三節(jié) 家族榮辱的真實寫照
一、《左傳》、《國語》的家族事象
二、《史記》、《漢書》的家族史敘評
三、司馬遷、班固對家族史的自述
第二章 戰(zhàn)爭風云
第一節(jié) 《尚書》等對早期戰(zhàn)爭的敘事
一、夏、商、周的戰(zhàn)前動員令
二、武王伐紂的敘事及演變
三、姜太公形象的歷史轉換
第二節(jié) 《左傳》、《國語》的戰(zhàn)爭畫卷
一、耀德不觀兵的戰(zhàn)爭理念
二、整體軍容和個體英雄的顯示
三、滲透禮樂文化精神的武士風度
第三節(jié) 《史記》中的將帥之星
一、治軍嚴明的司馬穰苴、孫武
二、以奇制勝的孫臏、田單
三、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項羽
四、善射而不遇時的飛將軍李廣
第四節(jié) 《漢書》中的西漢名將
一、飲恨終生的將門之后李陵
二、老當益壯的鎮(zhèn)西名將趙充國
第三章 外交景觀
第一節(jié) 春秋列國的行人和辭令
一、據(jù)理力爭的博物君子鄭子產
二、以智慧和幽默應對挑戰(zhàn)的晏子
三、各有風采的戎夷使者
四、兩種形態(tài)、兩種風格的辭令
第二節(jié) 波譎云詭的戰(zhàn)國外交
一、蘇秦、張儀的縱橫游說
二、毛遂、公孫弘、唐且的不辱使命
三、趙威后、君王后的善對來使
第三節(jié) 漢代使者的歷險和冒險
一、陸賈的出使南越
二、蘇武的守節(jié)不屈
三、終軍的請纓報國
第四章 恩怨情仇
第一節(jié) 德怨相報的類型和規(guī)則
一、以德報德、以怨報怨
二、以德報怨、以怨報德
三、恩怨相報的對等原則
第二節(jié) 貴賤更替中的聚散離合
一、貧賤而離、富貴而合
二、貧賤而合、富貴而離
三、不以貧富貴賤易交的形象
第三節(jié) 士為知己者死的俠肝義膽
一、要離行刺傳奇
二、豫讓復仇記
三、聶政刺韓傀
四、荊軻刺秦王
第五章 隱逸高蹈
第一節(jié) 春秋之前的隱士及其傳說
一、史前隱士的傳說
二、夏、商、西周隱士的傳說
第二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隱士及傳說
一、商界隱士范蠡、屠羊說
二、孔門隱士原憲
三、莊子及道家隱士
四、布衣隱士顏躅、戴晉生
五、舉家偕隱的介之推、接輿
第三節(jié) 兩漢時期的隱士及傳說
一、為王侯師的黃石公、商山四皓
二、隱于卜肆的嚴遵
三、蜚聲士林的郭泰
第四節(jié) 隱士的基本類型及形象特征
一、終身不仕型
二、先仕后隱型
三、亦仕亦隱型
第六章 病里乾坤
第一節(jié) 身病而神清的孔門師徒
一、孔子患病期間的理性精神
二、曾參的易簀和樂正子春傷足
三、陳蔡絕糧的人生考驗
第二節(jié) 先秦道家的疾病觀及文學顯現(xiàn)
一、貧困非病而富貴成病
二、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
三、疾病狀態(tài)中的人生超越
第三節(jié) 疾病狀態(tài)中的貴族形象
一、理智型和迷狂型
二、反思型和放任型
三、穩(wěn)定型和多變型
四、剛愎自用型和委運乘化型
第七章 夢幻世界
第一節(jié) 夢象與生殖崇拜
一、伊尹生于空桑的傳說
二、邑姜、燕姑之夢
三、西漢帝母、嬪妃之夢
四、從原型到范型的夢象
第二節(jié) 夢象與恐懼心理
一、戰(zhàn)爭恐懼生成的夢象
二、權力危機生成的夢象
三、復仇恐懼生成的夢象
第三節(jié) 夢境中的生命溝通
一、人和天神的生命溝通
二、夢象的血統(tǒng)和地域因緣
三、夢象的生命一體化理念
第四節(jié) 夢象觀及其文學表現(xiàn)
一、夢象與人的常態(tài)和病態(tài)
二、道家夢象觀的雙重屬性
三、夢象的虛實與真幻
第八章 文體概論和名篇導讀
第一節(jié) 文體的界限及分工
一、敘事與議論的分立與錯雜
二、記言與記事的分工與結合
三、散文與詩歌的聚散離合
第二節(jié) 議論文的主要文體及名作
一、獨言專論體及名作
二、對話設問體及名作
三、經傳體及名作
四、連珠體及名作
第三節(jié) 敘事文的主要文體及名作
一、說林體及名作
二、傳記體及名作
三、碑文體及名作
四、游記體及名作
五、歷史演義體及名作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