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Pro/EPro/ENGINEER野火版3.0自學手冊

Pro/ENGINEER野火版3.0自學手冊

Pro/ENGINEER野火版3.0自學手冊

定 價:¥65.00

作 者: 暴風創(chuàng)新科技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模具結構設計與分模篇
標 簽: Pro/E

ISBN: 9787115172945 出版時間: 2008-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5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Pro/ENGINEER(簡稱Pro/E)野火版3.0為基礎,詳細介紹了如何應用Pro/E實現(xiàn)各種形式的模具結構設計及分模。全書共分13章。第1章講述了模具設計中必備的理論知識。第2章介紹了Pro/E進行模具結構設計與分模前必須掌握的軟件基礎。第3章講述了Pro/E的基礎操作,為進行模具結構設計與分模做好準備。第4章至第12章分別以實例解析的形式介紹了9種不同形式的模具結構設計與分模,依次為:動、定模入子實例解析,定模斜頂實例解析,動模斜頂實例解析,動?;瑝K實例解析,定?;瑝K實例解析,定模角度滑塊實例解析,延時滑塊實例解析,內(nèi)行滑塊實例解析,哈夫滑塊實例解析。第13章綜合了各種模具結構進行實例解析。本書由一線設計師與工程師精心組織與編排,書中的案例組合了當前模具結構中最為常見的各種機構設計,通過這些機構的整合與轉換,可以解決工作中各種復雜的模具結構設計難題。隨書光盤包含書中所有實例圖形源文件、最終效果、操作視頻錄像文件,網(wǎng)站http://www.bf58.com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作者簡介

暫缺《Pro/ENGINEER野火版3.0自學手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模具認識與設計 1
1.1 模具的定義與認識 2
1.1.1 模具的定義 2
1.1.2 模具的認識 2
1.1.3 模具中常見的零件與特征 4
1.2 模仁定義與設計 9
1.2.1 模仁定義 9
1.2.2 模仁設計 10
1.3 分型面的定義 11
1.3.1 定義開模方向 12
1.3.2 定義最大分型線及最大分型面 12
1.3.3 常見各種分型面的處理 13
1.4 模架的認識與選用 15
1.4.1 認識大水口模架 16
1.4.2 選用大水口模架 17
1.4.3 大水口系列其他模架形式的應用 17
1.4.4 認識細水口模架 18
1.4.5 選用細水口模架 19
1.4.6 細水口系列其他模架形式的應用 19
1.4.7 簡化型細水口系列模架的應用 20
1.4.8 模架選取計算 20
1.4.9 模仁避開角計算 21
1.4.10 計算模仁固定鏍釘 22
1.5 型芯機構的認識與設計 23
1.5.1 型芯機構的認識 23
1.5.2 型芯機構設計 24
1.6 滑塊機構的認識與設計 25
1.6.1 斜導柱滑塊認識及設計參數(shù) 25
1.6.2 斜導柱滑塊形式及使用場合 26
1.6.3 拔塊滑塊認識及設計參數(shù) 27
1.6.4 T型槽滑塊認識與設計參數(shù) 27
1.6.5 滑塊鎖緊方式及應用場合 28
1.6.6 滑塊型芯固定方式 28
1.6.7 滑塊導滑形式 29
1.6.8 傾斜滑塊認識與設計參數(shù) 30
1.6.9 滑塊定位形式 31
1.7 斜銷機構認識與設計 31
1.7.1 斜銷認識 32
1.7.2 斜銷機構參數(shù)設計 32
1.7.3 常見斜銷應用 32
1.7.4 斜銷座形式 34
1.8 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34
1.8.1 冷流道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 35
1.8.2 熱流道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 35
1.8.3 主流道形式 35
1.8.4 主流道設計 36
1.8.5 認識分流道 37
1.8.6 設計分流道 37
1.8.7 認識澆口 38
1.8.8 澆口形式及設計 38
1.8.9 設計澆口 41
1.8.10 認識冷料穴 42
1.8.11 設計冷料穴 42
1.8.12 拉料針形式及設計 42
1.9 冷卻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43
1.9.1 冷卻系統(tǒng)概述 43
1.9.2 冷卻系統(tǒng)設計 44
1.9.3 冷卻系統(tǒng)形式 44
1.10 頂出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47
1.10.1 頂出系統(tǒng)概述 47
1.10.2 頂出系統(tǒng)形式 49
1.11  技能點撥:模具設計流程 52
1.11.1 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53
1.11.2 塑膠模具設計過程 54
第2章 Pro/E野火版3.0模具設計基礎 57
2.1 Pro/ E工作界面簡介 58
2.1.1 菜單欄介紹 59
2.1.2 工具欄 59
2.2 文件操作 60
2.2.1 打開已存文件 60
2.2.2 保存文件 61
2.2.3 刪除已存文件 61
2.2.4 另存文件 62
2.2.5 關閉文件 63
2.3 模型的操作 63
2.3.1 平移模型 63
2.3.2 旋轉模型 63
2.3.3 縮放模型 63
2.3.4 模型著色 64
2.3.5 選擇模型特征 65
2.4 加載模型操作 65
2.4.1 設置工作目錄 65
2.4.2 新建模具文件 66
2.4.3 加載參照模型 67
2.4.4 設置模型收縮率 72
2.5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75
2.5.1 手動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75
2.5.2 自動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77
2.6 分型面設計簡介 78
2.6.1 裙邊分型面設計 79
2.6.2 平整分型面設計 85
2.6.3 邊界分型面設計 87
2.7 編輯分型面 89
2.7.1 復制分型面 90
2.7.2 延伸分型面 93
2.7.3 裁剪分型面 97
2.7.4 合并分型面 101
2.8 遮蔽操作 103
第3章 模具設計基礎應用 104
3.1 創(chuàng)建基準特征 105
3.1.1 創(chuàng)建基準平面 105
3.1.2 創(chuàng)建基準軸 108
3.1.3 創(chuàng)建基準坐標系 110
3.1.4 創(chuàng)建基準點 112
3.2 創(chuàng)建草繪截面 115
3.2.1 進入與退出草圖環(huán)境 115
3.2.2 創(chuàng)建常見幾何草圖 116
3.3 創(chuàng)建曲線 119
3.3.1 創(chuàng)建草繪曲線 120
3.3.2 創(chuàng)建復合曲線 121
3.3.3 創(chuàng)建投影曲線 122
3.3.4 創(chuàng)建通過點曲線 123
3.3.5 創(chuàng)建相交曲線 124
3.3.6 分割曲線 125
3.4 常用曲面的創(chuàng)建 126
3.4.1 創(chuàng)建拉伸曲面 127
3.4.2 創(chuàng)建旋轉曲面 128
3.4.3 創(chuàng)建邊界曲面 129
3.5 模具設計常用特征 130
3.5.1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 131
3.5.2 創(chuàng)建旋轉特征 132
3.5.3 創(chuàng)建倒圓角與倒角特征 134
3.5.4 創(chuàng)建偏距特征 138
3.5.5 創(chuàng)建拔模特征 140
3.6 特征操作 141
3.6.1 創(chuàng)建鏡像特征 141
3.6.2 創(chuàng)建延伸曲面 143
3.6.3 創(chuàng)建偏移曲面 144
3.6.4 裁剪曲面 145
3.6.5 曲面實體化 146
第4章 動、定模入子實例解析 148
4.1 設計思路解析 149
4.1.1 實例零件預覽 149
4.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150
4.1.3  模具設計預覽 150
4.1.4 模具布局預覽 151
4.1.5 模具設計技巧 151
4.2 加載參照模型 153
4.2.1 新建模具文件 153
4.2.2 裝配模型 154
4.2.3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156
4.3 設計零件分型面 157
4.3.1 創(chuàng)建外觀分型面 158
4.3.2 創(chuàng)建鑲件分型面 162
4.3.3 創(chuàng)建小鑲件分型面 164
4.4 分割模具體積塊 167
4.4.1 分割動、定模仁 167
4.4.2 分割鑲件 168
4.5 抽取模具元件 171
4.6 創(chuàng)建鑄?!?71
4.7 定義模具進料孔 172
第5章 定模斜頂實例解析 174
5.1 設計資料 175
5.1.1 零件圖 175
5.1.2 設計零件預覽 175
5.1.3 最大分型面預覽 178
5.1.4 零件布局預覽 179
5.1.5 模具設計技巧 179
5.2 加載參照模型 179
5.2.1 新建模具文件 180
5.2.2 放置模型 180
5.2.3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183
5.3 創(chuàng)建分型面 184
5.3.1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184
5.3.2 創(chuàng)建鑲件分型面 189
5.3.3 創(chuàng)建斜頂分型面 193
5.4 分割模具體積塊 196
5.4.1 分割動、定模仁 196
5.4.2 分割鑲件 198
5.4.3 分割內(nèi)側斜頂 200
5.4.4 分割頂部斜頂 200
5.5 抽取模具元件 201
5.6 模具后期處理 202
5.6.1 創(chuàng)建導程槽 202
5.6.2 創(chuàng)建鑲件元件 203
5.6.3 創(chuàng)建斜頂固定鑲件元件 207
5.6.4 創(chuàng)建頂部斜頂特征 208
5.6.5 創(chuàng)建壓板元件 210
5.6.6 創(chuàng)建導柱孔特征 212
5.6.7 創(chuàng)建導柱元件 213
5.6.8 元件裝配預覽 215
5.7 創(chuàng)建鑄?!?15
5.8 定義模具進料孔 215
第6章 動模斜頂實例解析 217
6.1 設計資料 218
6.1.1 零件圖 218
6.1.2 設計零件預覽 218
6.1.3 零件布局預覽 220
6.1.4 最大分型面預覽 220
6.1.5 模具設計技巧 221
6.2 加載參照模型 222
6.2.1 新建模具文件 222
6.2.2 放置模型 222
6.2.3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225
6.3 設計零件分型面 225
6.3.1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226
6.3.2 創(chuàng)建散熱孔分型面 226
6.3.3 創(chuàng)建BOSS孔分型面 227
6.3.4 創(chuàng)建零件頂部小長方形分型面 228
6.3.5 創(chuàng)建方形槽靠破孔分型面 230
6.3.6 創(chuàng)建扇形孔分型面 231
6.3.7 創(chuàng)建方形靠破孔分型面 232
6.3.8 創(chuàng)建缺口分型面 235
6.3.9 創(chuàng)建扇形孔嵌件分型面 237
6.3.10 創(chuàng)建BOSS孔鑲件分型面 239
6.3.11 創(chuàng)建斜頂分型面 243
6.4 分割模具體積塊 244
6.4.1 分割動、定模仁 244
6.4.2 分割扇形孔嵌件 245
6.4.3 分割BOSS孔嵌件 246
6.4.4 分割斜頂嵌件 246
6.5 抽取模具元件 246
6.6 創(chuàng)建鑄?!?47
6.7 定義模具進料孔 247
第7章 動?;瑝K實例解析 249
7.1 設計資料 250
7.1.1 零件圖 250
7.1.2 設計零件預覽 250
7.1.3 零件布局預覽 252
7.1.4 最大分型面預覽 252
7.1.5 模具設計技巧 253
7.2 加載參照模型 253
7.2.1 新建模具文件 254
7.2.2 放置模型 254
7.2.3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256
7.3 設計零件分型面 256
7.3.1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257
7.3.2 創(chuàng)建鑲件分型面 261
7.3.3 創(chuàng)建滑塊分型面 264
7.3.4 創(chuàng)建斜頂分型面 267
7.4 分割模具體積塊 268
7.4.1 分割動、定模仁 268
7.4.2 分割鑲件 269
7.4.3 分割側面滑塊 271
7.4.4 分割斜頂 271
7.5 抽取模具元件 272
7.6 創(chuàng)建鑄?!?73
7.7 定義模具進料孔 273
第8章 定?;瑝K實例解析 275
8.1 設計資料 276
8.1.1 零件圖 276
8.1.2 設計零件預覽 276
8.1.3 模具設計技巧 279
8.2 加載參照模型 279
8.2.1 加載模型 280
8.2.2 裝配模型 281
8.3 模具零件設置 282
8.3.1 應用收縮 283
8.3.2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283
8.4 設計零件分型面 285
8.4.1 創(chuàng)建外觀分型面 285
8.4.2 創(chuàng)建型芯分型面 290
8.4.3 創(chuàng)建滑塊分型面 293
8.4.4 創(chuàng)建鎖緊分型面 297
8.4.5 創(chuàng)建斜削分型面 298
8.4.6 創(chuàng)建柱位分型面 299
8.5 分割體積塊 301
8.5.1 分割滑塊體積塊 301
8.5.2 分割鎖緊塊體積塊 302
8.5.3 分割模仁體積塊 303
8.5.4 分割動定模仁體積塊 304
8.5.5 分割定模仁型芯體積塊 305
8.5.6 分割動模模仁斜削體積塊 306
8.5.7 分割動模模仁柱位體積塊 307
8.5.8 分割動定模塊體積塊 308
8.6 抽取模具元件 309
8.7 模具后期處理 309
8.7.1 創(chuàng)建鎖緊塊元件 310
8.7.2 創(chuàng)建滑塊元件 313
8.7.3 創(chuàng)建定位板元件 315
8.8 創(chuàng)建鑄?!?17
8.9 定義模具進料孔 317
第9章 定模角度滑塊實例解析 320
9.1 設計資料 321
9.1.1 零件圖 321
9.1.2 設計零件預覽 321
9.1.3 模具設計技巧 324
9.2 加載參照模型 326
9.3 模具零件設置 328
9.3.1 設置零件的收縮率 328
9.3.2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329
9.4 設計零件分型面 330
9.4.1 創(chuàng)建外觀分型面 331
9.4.2 創(chuàng)建定模仁型芯分型面 333
9.4.3 創(chuàng)建動模仁橢圓鑲件分型面 335
9.4.4 創(chuàng)建動模仁鑲件分型面1 337
9.4.5 創(chuàng)建動模仁鑲件分型面2 338
9.4.6 創(chuàng)建角度滑塊分型面 339
9.4.7 創(chuàng)建連接塊分型面 341
9.4.8 創(chuàng)建鎖緊塊分型面 342
9.5 分割體積塊 343
9.5.1 分割滑塊體積塊 343
9.5.2 分割模仁體積塊 344
9.5.3 分割鑲件體積塊 345
9.5.4 分割橢圓鑲件體積塊 346
9.5.5 分割動定模仁體積塊 347
9.5.6 分割定模仁定位型芯體積塊 348
9.5.7 分割鎖緊塊體積塊 348
9.5.8 分割連接塊體積塊 349
9.5.9 分割動定模塊體積塊 350
9.6 抽取模具元件 351
9.7 模具后期處理 352
9.7.1 創(chuàng)建鎖緊塊元件 352
9.7.2 創(chuàng)建滑塊元件 354
9.7.3 創(chuàng)建連接塊元件 355
9.7.4 創(chuàng)建定模板元件 360
9.7.5 元件裝配預覽 363
9.8 創(chuàng)建鑄模 363
9.9 定義模具進料孔 364
第10章 延時滑塊實例解析 366
10.1 設計資料 367
10.1.1 零件圖 367
10.1.2 設計零件預覽 367
10.1.3 最大分型面預覽 370
10.1.4 模具設計技巧 370
10.2 加載參照模型 372
10.2.1 新建模具文件 372
10.2.2 放置模型 373
10.2.3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375
10.3 創(chuàng)建分型面 376
10.3.1 創(chuàng)建動、定模仁分型面 376
10.3.2 創(chuàng)建模仁分型面 379
10.3.3 創(chuàng)建側面滑塊分型面 380
10.3.4 創(chuàng)建文字鑲件分型面 386
10.3.5 創(chuàng)建斜頂分型面 389
10.3.6 創(chuàng)建模板分型面 390
10.4 分割模具體積塊 391
10.4.1 分割滑塊 391
10.4.2 分割模仁 394
10.4.3 分割動、定模仁 395
10.4.4 分割文字鑲件 396
10.4.5 分割斜頂 397
10.4.6 分割上、下模板 397
10.5 抽取模具元件 398
10.6 模具后期處理 399
10.6.1 創(chuàng)建鎖緊塊 399
10.6.2 創(chuàng)建滑塊配合特征 402
10.6.3 創(chuàng)建斜導柱孔特征 405
10.6.4 創(chuàng)建導軌間隙特征 407
10.6.5 創(chuàng)建擴孔特征 408
10.6.6 創(chuàng)建動模板凹槽特征 410
10.7 創(chuàng)建鑄?!?11
10.8 定義模具進料孔 411
第11章 內(nèi)行滑塊實例解析 413
11.1 設計資料 414
11.1.1 零件圖 414
11.1.2 設計零件預覽 414
11.1.3 模具設計技巧 418
11.2 加載參照模型 419
11.2.1 加載模型 420
11.2.2 裝配模型 421
11.3 模具零件設置 423
11.3.1 應用收縮 423
11.3.2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424
11.4 設計零件分型面 425
11.4.1 創(chuàng)建外觀分型面 425
11.4.2 創(chuàng)建滑塊分型面 430
11.4.3 創(chuàng)建壓塊分型面 435
11.4.4 創(chuàng)建BOSS柱分型面 436
11.4.5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439
11.5 分割體積塊 440
11.5.1 分割滑塊體積塊 441
11.5.2 分割壓塊體積塊 442
11.5.3 分割模仁體積塊 443
11.5.4 分割動定模仁體積塊 443
11.5.5 分割BOSS柱體積塊 444
11.5.6 分割動定模塊體積塊 445
11.6 抽取模具元件 446
11.7 模具后期處理 447
11.7.1 創(chuàng)建滑塊回位彈簧孔 447
11.7.2 創(chuàng)建壓塊中的螺紋孔 448
11.7.3 創(chuàng)建動模仁滑塊行程 450
11.8 創(chuàng)建鑄模 451
11.9 定義模具進料孔 451
第12章 哈夫滑塊實例解析 453
12.1 設計資料 454
12.1.1 零件圖 454
12.1.2 設計零件預覽 454
12.1.3 最大分型面預覽 456
12.1.4 模具設計技巧 456
12.2 加載參照模型 457
12.2.1 新建模具文件 457
12.2.2 放置模型 458
12.2.3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461
12.3 創(chuàng)建分型面 462
12.3.1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462
12.3.2 創(chuàng)建動模型芯分型面 464
12.3.3 創(chuàng)建定模型芯分型面 466
12.3.4 創(chuàng)建滑塊分型面 467
12.3.5 創(chuàng)建推板分型面 473
12.4 分割模具體積塊 474
12.4.1 分割動、定模仁 474
12.4.2 分割鑲件 476
12.4.3 分割推板 478
12.4.4 分割滑塊 479
12.5 抽取模具元件 480
12.6 創(chuàng)建定模仁定位特征 481
12.7 創(chuàng)建滑塊定位特征 482
12.8 創(chuàng)建鑄模 486
12.9 定義模具進料孔 486
第13章 綜合實例解析 488
13.1 設計資料 489
13.1.1 零件圖 489
13.1.2 設計零件預覽 490
13.1.3 最大分型面預覽 491
13.1.4 模具設計技巧 492
13.2 加載參照模型 492
13.2.1 新建模具文件 492
13.2.2 放置模型 493
13.2.3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495
13.3 創(chuàng)建分型面 496
13.3.1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496
13.3.2 創(chuàng)建滑塊分型面 523
13.3.3 創(chuàng)建斜頂分型面 527
13.3.4 創(chuàng)建鑲件分型面 528
13.4 分割模具體積塊 530
13.4.1 分割動、定模仁 530
13.4.2 分割動模滑塊 531
13.4.3 分割定模鑲件 533
13.4.4 分割定模斜頂 533
13.5 抽取模具元件 534
13.6 創(chuàng)建鑄模 535
13.7 定義模具進料孔 53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