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育將對教師的基本要素與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說,過去的教師只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具備教育、教學、管理的職業(yè)知識與技能以及養(yǎng)成一系列教學所必需的技能、技巧和基本功就能勝任的話,那么,今天的教師只有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收集、加工、利用、開發(fā)、傳播教育信息的知識與技能,才能勝任新的職業(yè)需求。具體地說,新型師資必須掌握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并通過它獲取優(yōu)質教育信息資源,進行整理、加工,最后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方法與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實現課堂教學結構的創(chuàng)新,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人才。因此,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掌握與應用,就必須在中小學教師中全面普及。作為未來教師的師范院校學生,更要首當其沖率先學習?,F行的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一方面已普遍開設計算機與網絡技術課程,另一方面還開設了以傳統(tǒng)視聽媒體為主的教育技術課程,但兩者之間缺乏必要的內在聯(lián)系,不利于師范院校學生對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掌握與應用。為此,經過我省專家的充分研討,提出了要將兩類課程加以整合的方案。整合后的課程,首先要突出以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教育技術的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尤其要教會師范院校學生運用現代網絡通訊技術收集、加工、利用、開發(fā)教育信息并形成個性化教學模式;其次要處理好傳統(tǒng)視聽媒體與現代網絡技術之間的關系。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并不排斥傳統(tǒng)視聽媒體技術的地位與作用,相反,兩者之間應相互整合、相互補充,以創(chuàng)造出最優(yōu)課堂教學模式。最后,新的課程應該能從宏觀上體現出現代教育理念。依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全新的教育技術必將會導致教學方式的全面更新,繼而導致新的現代教育理念的出現與實現。這就要求本課程要闡明什么是現代教育理念,如何用這些理念來指導、安排技術的應用,并設計出符合現代理念的新的教學模式,最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