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社會功能研究:以幾個穆斯林社區(qū)的對比調查為例》中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羅惠翱博士本人實地調查的第一手資料,而且她的調查和研究都盡量遵循人類學的調查和研究規(guī)范,翔實而可靠,既有實地的觀察、訪談,也有對問卷進行的統(tǒng)計與量化分析。在此基礎上,從人類學角度的討論,我認為是比較深入也是有說服力的。在我國學術界開始不久的對宗教的實證性研究中,這部著作無疑是一部很有分量并將引起廣泛關注的作品。作者在比較全面地查閱了國內外有關宗教功能的人類學、社會學等方面著作后,她對當代宗教仍然如此活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假設,并通過在甘肅和云南兩地穆斯林社區(qū)實地調查中得來的大量材料印證了自己的假設。中國各地的回族入,盡管同樣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在風俗、習慣甚至宗教儀式中都有諸多差別,特別是南方和西北的穆斯林人群在很多方面有較明顯的不同。分別對不同地區(qū)的回族社區(qū)進行實地的調查,歸納它們之間的共同之處和差別,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宗教的社會功能,另一個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從生態(tài)環(huán)境、歷史文化等多方面更好地對宗教的功能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