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語言學轉向”背景下的文化符號學
二、符號:內感外化之橋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現狀
第一章 藝術——文化圓周中的一個扇面
一、“先驗圖型”和“符號形式”
二、卡西爾一朗格符號論美學的整體觀
三、“符號”還是“象征”?
第二章 表現的起源——詩性的語言與神話
一、語言生成于心靈的直覺
1.名稱產生于直覺的聚合
2.“神圣化命名”——語詞表現力的源泉
3.隱喻思維——語言的藝術品性
二、神話和藝術
1.神話符號中的藝術品性
2.作為象征形式的神話和藝術
三、《國家的神話》:一種政治的去魅
第三章 藝術的表現形式
一、卡西爾的形式論
二、藝術形式的構型
三、藝術形式的功能
四、“感性—理性”結構
五、克羅齊、卡西爾表現觀的比較
1.兩種功能的“直覺”
2.表現與藝術
第四章 蘇珊·朗格的表現論
一、蘇珊·朗格符號論的來源
二、藝術抽象與科學抽象
三、蘇珊·朗格的表現觀
1.藝術幻像
2.藝術的表現性
四、蘇珊·朗格的直覺觀
五、蘇珊·朗格的藝術形式論
六、藝術作為一種生命形式
第五章 藝術中的情感投射
一、概念性的情感
二、藝術中的情感投射
第六章 表象、意象和幻像
第七章 藝術幻像的基本分類
一、虛幻空間的意蘊
二、虛幻空間的表現形式
1.繪畫藝術的虛幻空間——虛幻景致
2.雕塑藝術的虛幻空間——能動體積
3.建筑藝術的虛幻空間——種族領域
三、音樂符號——一種時間幻像
1.虛幻的時間意象
2.音樂符號中的完形
3.聽覺符號
四、舞蹈藝術的基本幻像——虛幻的力
五、文學藝術——生活經驗的幻像
1.詩歌符號
2.敘事文學——虛幻的記憶
3.散文體小說符號
六、戲劇、電影的基本幻像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