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學謀略》不尚空談,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作者嘔心瀝血,總述謀略家之學,分述謀略家之事,分門別類為70位謀略家立傳,案例中講道理,揭示謀略家手法,更揭示君王之道,希望能給天下人有所啟示。第一章,君道,講呂不韋與戰(zhàn)國四公子。呂不韋成功策劃出了位秦王,打造出一個帝國,本人又是秦始皇的生父,實乃中國歷史上唯——位謀略家兼君主的人人物。戰(zhàn)國四公子: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孟嘗君,這四人都是使用謀略家的好手,特別是孟嘗君,已成為賢君的代名詞,我們做謀略家就要找孟嘗君這樣的老板。孟嘗君和劉備,是君道之典范。第二章,相道,講蘇秦、張儀、李斯、商鞅、范雎、公孫衍、甘羅、鄒忌、虞卿、管仲、李善長、張居正。其中蘇秦、張儀是縱橫大家,擅長合作與離間;李斯擅長依附;商鞅擅長“依天時而變天”的變革之道;管仲如諸葛亮,擅長一切副手工作;李善長擅長當二老板,張居正擅長當管家。這些響當當的大人物、大宰相各有一套謀略之道。第三章,將道,講樂毅、孫子、吳起、司馬穰苴、孫臏、周瑜、陸遜、徐達、曾國藩。這些人中,樂毅擅長偷襲與鏖戰(zhàn),孫子則是全球公認的兵圣,集一切兵學之大成,本人又是大將,其道涵蓋他之前、之后所有的軍事領導人。然而,請勿忽略,孫子在當時只不過是吳王闔閭的大謀略家,他再厲害也必須依靠老板,關于這一點我們以前不夠重視,現在需知:兵圣如孫子者,也要靠老板,不靠老板,孫子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孫子之所以是孫子,就因為他有一個懂得用他的老板吳王闔閭。將道應為君道服務,此為謀略家之根本,切記切記。第四章,謀士道,講董昭、郭嘉、程昱、徐庶、諸葛亮、龐統(tǒng)、孫乾、劉伯溫、紀曉嵐、和坤、劉墉、李鴻章。其中當然以諸葛亮為謀士之最經典代表,前已詳述。在此,我特別指出做謀略家要像李鴻章,什么意思呢?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弟子,曾經是曾國藩的謀略家,而曾國藩一生都為清王室服務,是清帝清太后的大謀略家。李鴻章是曾國藩的謀略家,曾國藩是清帝清太后的謀略家,李鴻章實際上是謀略家的謀略家。我們做謀略家當如李鴻章,先做小謀略家,再做大謀略家。像諸葛亮那樣一來就做大的情況很罕見,最穩(wěn)妥的干法是從小處做起。第五章,說客道,講子貢、范蠡、淳于髡、蘇代、甘茂、蔡澤、毛遂、觸龍、優(yōu)孟、姚賈、司馬錯、莊辛、陳軫、公孫龍。其中公孫龍是中國古今第一辯手,他的“白馬非馬”理論影響了中國后世所有的理論家、哲學家、演說家。所謂“白馬非馬”,就是“似是而非中有大是大非”,白馬非馬,但馬就是馬。當有人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我們并不就因此把白的說成黑的,相反,我們黑白分明,又在黑白分明中不妨允許“灰”的存在。我在《老子處世真經》中指出:“陰陽不是兩道,而是三道,陰陽魚(太極圖)中間的那條‘S’線,隔開兩端,也連通兩端,是第三極?!背珜O龍外,子貢與毛遂也很值得稱道。子貢是孔子弟子,深知“儒家柔道”(語出胡適《說儒》),擅長曲線做事,為救魯國,先后說服了齊王、吳王、越王,通過誘發(fā)連鎖反應從中取便,左右逢源,掐斷事端,清理源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打消了齊王攻魯的念頭。我們做事要像子貢,腦子多幾根筋,多轉幾個彎,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至于“毛遂自薦”,則是每一位謀略家的基本功,與其等別人來發(fā)現,不如自己在關鍵時刻站出來!第六章,俠客道,講申包胥、侯嬴、馮諼、魯仲連、荊軻、豫讓、唐雎、鄧芝,其中以荊軻為代表。此道一般情況下不宜提倡。第七章,圣賢道,講墨子、藺相如、茍子、宋濂、于謙、王陽明、林則徐、張之洞、康有為。此道人人可以行,用王陽明的話說“滿街都是圣賢”,只要你的心擺正。我們干一樣大事前,首先要想明白:我這樣做是有益于社會呢?還是僅僅為了快意個人恩仇?如果是后者,我勸你先放下,想清楚了再動手。我在《孟子敢于選擇自己》一書中有個觀點:“大丈夫只報恩,不報仇,如此大事不可不知也!”為什么只報恩不報仇?緣于愛。一個沒有愛心,不明白“要愛你的仇敵”的人,不可能干成大事,因為世上所有的人事都是與“仇敵”,“合作”的結果。和諧社會里,沒有仇敵。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為核心的圣賢道是我們?yōu)槿酥?,做事之根本。處世之根本,成功之根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