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作為他者的歐洲:歐洲文學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傳播

作為他者的歐洲:歐洲文學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傳播

作為他者的歐洲:歐洲文學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傳播

定 價:¥20.00

作 者: 梅啟波
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華大博雅學術文庫·華大博雅比較文學研究叢書
標 簽: 文學理論

ISBN: 9787562236993 出版時間: 2008-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8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本《作為他者的歐洲:歐洲文學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傳播》是在作者碩士論文《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學對歐洲的接納與變異》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和擴展的結果。書中對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文學有所發(fā)掘,提出和整理了一些過去被忽略的材料和問題,并在比較文學的理論和方法上引入了現(xiàn)代傳播學理論。

作者簡介

暫缺《作為他者的歐洲:歐洲文學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傳播》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歐洲與中國
一、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文學
二、何為“歐洲”
三、歐洲與中國
四、異國形象、他者和身份認同
五、影響研究與跨文化傳播學
第一章 歐洲文學在20世紀130年代中國傳播的主體和媒介
第一節(jié) 傳播主體的考察
一、20世紀30年代留學歐洲的基本格局
二、留學歐洲的跨文化傳播意義
第二節(jié) 中國對歐洲文學的譯介
一、譯介概況
二、譯介的總體特征
第二章 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學中的歐洲形象
第一節(jié) 游記文學中的歐洲
一、晚清到“五四”游記文學中的歐洲
二、20世紀30年代游記文學中的歐洲形象
三、歐洲形象背后的自我投影
第二節(jié) 20世紀30年代中國小說中的歐洲
一、巴金《復仇》中的歐洲形象——他者與自我的混雜
二、從《二馬》到《斷魂槍》——老舍對自我東方主義的突破
第三章 歐洲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流變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主義文學在中國的綜合化走向
一、現(xiàn)代主義與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小說
二、從茅盾的《子夜》看現(xiàn)代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融合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主義文學在中國的民族化走向
一、現(xiàn)代主義詩歌在中國的發(fā)展概況
二、戴望舒詩歌的“歐化”與“民族化”
第四章 作為他者的歐洲
第一節(jié) 文化利用與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文學
一、歐洲人道主義在30年代中國的流變
二、啟蒙理性在中國的工具化
第二節(jié) 文化利用與變異的原因探析
一、從“立人”到“立國”的感時憂國精神與民族主義的合流
二、對歐洲現(xiàn)代性的反思與本位文化身份的認同
三、深層的鄉(xiāng)土文化推動
四、來自話語權威和政治權威的壓力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