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濟財政、金融保險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研究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研究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研究

定 價:¥34.00

作 者: 許良根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保險

ISBN: 9787503684395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38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不當?shù)美?,維護保險損失補償原則的一項設計精巧的制度,英美等保險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國家以其豐富的司法實踐、不多見的成文立法,以及法官學者們孜孜以求的理論雕琢,使得該項制度日臻完善。我國保險業(yè)發(fā)展歷史短暫,立法和司法實踐遠沒有理解該項制度的精髓,實務中經(jīng)常困惑叢生、問題不斷?!侗kU代位求償制度研究》試以歷史溯源、法理論證、比較研究和實證分析的方法對該項制度進行研究,探討如何運用該項制度平衡保險人、被保險人和第三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以期為我國的立法提供若干參考。《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研究》共分為七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第一章保險代位求償制度概述。本章概括地介紹了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起源和歷史發(fā)展以及各國立法概況,分析了該項制度的法律性質、運作原理和社會功能,力圖描繪出一個整體的概貌。代位原則最早源于羅馬法的債權讓與制度,經(jīng)過現(xiàn)代保險業(yè)的孕育、發(fā)展和完善,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內(nèi)涵的保險代位求償制度。大陸法系學者認為它是一種法定的債權轉讓,英美法系學者認為它兼具衡平法和普通法權利的特質,兩大法系在立法上給予了一致的承認,就連英國這樣老資格的普通法國家在其不多見的成文法《1906年海上保險法》也專門予以規(guī)定。這項制度作為保險損失補償原則的派生產(chǎn)物、兼顧了民法公平原則,主要作用是防止被保險人不當?shù)美?,禁止第三人逃避法律責任,并且給保險人降低保險費率提供了可能。第二章保險代位求償制度與相關理論的比較研究。保險代位求償權與民法、合同法及保險法的相關制度和理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關聯(lián)性,比如物上代位權及委付、債權轉讓、不真正連帶債務理論等,通過與這些相關的制度和理論的橫向比較,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的本質特征。物上代位權與代位求償權同為保險損失補償原則的派生權利,其核心作用與代位求償權一樣,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不當?shù)美?。委付是最為常見的物上代位權,與代位求償權相比,委付制度更側重于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保險代位求償權是一種法定的債權轉讓,債權轉讓的基本原理對研究保險代位求償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債權轉讓的通知和外部效力制度非常值得借鑒。不真正連帶債務理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通過法院判例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學說和制度,保險人與第三人對被保險人所負債務屬于一種典型的不真正連帶債務,保險代位求償權屬于不真正連帶債務人的內(nèi)部追償。債權人代位權是一個聽起來容易和保險代位求償權混淆的概念,但是除了法定代位權這一相同點外,其他方面均存在實質性差異。重復保險分攤和追償與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基本功能完全相同,但運作原理不同。第三章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法律構成。本章重點從實體權利的角度研究保險代位求償權,主要討論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成立要件、權利內(nèi)容和限制。保險代位求償權成立的兩個基本要件是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享有賠償請求權和保險人支付保險賠償金。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它既包括實體權利,也包括訴訟權利;既包括對第三人的請求權,也包括請求權所附帶的一切從屬權利;還包括第三人支付給被保險人的賠償金的所有權;向第三人追償?shù)臅r效也不因保險人代位而有任何變化。為了充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各國立法也對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進行了一些限制,這些限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代位求償?shù)慕痤~不得超過保險賠償金;二是不得向被保險人本人或與其存在某種特殊關系的第三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比如共同被保險人、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組成人員、被保險人的雇員等;三是在人身保險中不得行使代位求償權,不過目前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傾向于承認醫(yī)療費用保險中的約定代位求償權。第四章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本章重點從程序權利的角度研究保險人如何行使代位求償權,包括行使名義、行使對象、行使方式以及司法機關對保險合同的審查問題。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名義最能體現(xiàn)各國司法制度的特色,英國固守嚴格的債的相對性原則,而美國法院則遵循真正利益當事人規(guī)則,我國立法堅持大陸法系的債權轉讓理論,目前立法上已經(jīng)確立以保險人名義行使的政策。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對象包括被保險人依法可以追償?shù)囊磺袑ο螅擅鞔_禁止追償?shù)膶ο蟪?。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以后就可以開展預追償工作,即便不能取得直接成效,也可以為以后的代位追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保險賠償金以后,保險人可以自行提起追償訴訟,如果被保險人已經(jīng)起訴,保險人可以直接申請參加訴訟。我國法院在審理保險代位求償案件時傾向于對保險合同責任進行實質性審查,保險人自愿賠付情況下的代位求償權,這與目前大多數(shù)國家的通行做法不符,不過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經(jīng)通過出臺司法解釋糾正這一偏差。為順應國際上仲裁協(xié)議效力擴張的發(fā)展趨勢,我國應承認被保險人與第三人之間的仲裁協(xié)議對保險人的約束力,保險代位求償不應成為否定仲裁條款效力的借口。第五章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協(xié)調與保護。本章主要討論代位求償權與直接求償權沖突與協(xié)調、被保險人以及第三人的權利和義務。當保險賠償不能彌補被保險人的全部損失,而第三人也無力賠償保險標的的全部損失時,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與直接求償權就會發(fā)生沖突,就存在誰先受償?shù)膯栴}。理論界對此存在三種觀點:被保險人優(yōu)先說、保險人優(yōu)先說和比例受償說。司法實踐中各國做法各異,我國追隨國際流行做法,最高人民法院基本確立了被保險人優(yōu)先的審判思路。保險人向第三人請求賠償?shù)臋嗬麃碓从诒槐kU人,其保障和行使離不開被保險人的配合和協(xié)助,被保險人負有不得放棄和損害代位求償權、維護代位求償權的效力以及協(xié)助保險人追償三項義務。根據(jù)債權轉讓理論,代位求償對第三人的權利和義務不應造成任何實質性影響,但是在實踐中,保險人代位求償既為第三人帶來了一些額外的抗辯權利,同時也大大地加重了其義務負擔。第六章保險代位求償?shù)念愋突治觥1菊轮饕治龊徒榻B海上保險、責任保險、信用和保證保險以及涉外業(yè)務中的追償問題。在海上保險追償業(yè)務中,保險人必須熟悉對海事保全和承運人的免責和責任限制等法律制度,方能順利開展相關追償業(yè)務。共同海損分攤和追償權為海上保險所特有,保險人在承擔共同海損分攤損失以后,依然可以行使代位求償權,在共損當事人存在過失的情況下,一般實行“先理算、后分攤,先分攤、后追償”的原則。責任保險的快速發(fā)展給侵權法和保險代位求償權制度帶來了沖擊和挑戰(zhàn)。責任保險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付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因此保險人向第三者責任人追償?shù)臋C會較小,但是其存在范圍并不僅限于共同侵權,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中還存在反向追償模式。信用保證保險兼具保證和保險的雙重屬性,立法上的空白并未對保險人代位求償造成任何影響,相反,卻讓保險人享受到保證和保險的雙重便利。在涉外追償中,保險人需要解決好司法管轄和法律適用問題。在選擇管轄法院時,保險要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尤其要關注訴訟文書的送達和判決的執(zhí)行問題。關于法律適用問題,需要掌握兩個原則,即保險合同關系遵從一般的合同法律適用規(guī)則,而求償關系則應適用其自身的準據(jù)法。第七章保險代位求償制度面臨的挑戰(zhàn)和變革。20世紀中葉以來,保險代位求償權制度的合理性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質疑和挑戰(zhàn),有些國家開始在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對代位求償?shù)姆秶M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仔細分析之下,全面廢止該項制度的觀點在理論上存在較大缺陷,在實務操作中也面臨一些難以克服的障礙。因此這些改革并沒有在世界范圍內(nèi)引起廣泛響應,尤其是老牌的保險大國英國仍舊堅持最大限度地維護保險人利益的政策取向。保險代位求償制度因保險而生,改革只宜在保險法范疇內(nèi)進行,改革方向應以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和不增加第三人履行義務的負擔為主。代位求償制度的變革還必須考慮各國具體國情,體現(xiàn)當?shù)乇kU市場的發(fā)育程度。全文之后有一個簡短的結語,希望我國努力學習和借鑒國外成熟的立法經(jīng)驗,消除和彌補我國的立法缺陷,盡快建立起我國的保險代位求償法律制度。構建中國法下的保險代位求償制度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在實體價值取向上,應從該項制度的根本宗旨出發(fā),盡量平衡相關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并體現(xiàn)出當今最新的發(fā)展趨勢。在訴訟程序設計上,應從提高訴訟效率、便利當事人訴訟的原則出發(fā),盡量簡化訴訟程序,為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提供程序法保障;在法律體系結構上,應建立一套以實體法為核心、程序法為保障、上位法為支撐的保險代位求償法律體系。

作者簡介

  許良根,男,漢族,1971年2月生,安徽泗縣人。法學博士、律師、仲裁員(中國國際貿(mào)易仲裁委員會、深圳仲裁委員會)。自1995年7月起在中國人保深圳分公司工作,歷任科員、科長、法律部總經(jīng)理。工作之余從實踐出發(fā)進行了一些理論研究,在《保險研究》和《上海保險》等核心刊物上發(fā)表了十多篇文章,如:《國際航空貨物運輸保險代位求償中的幾個問題研究》、《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法理探源及實踐》、《道交法不應削減商業(yè)保險合同的效力》、《論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對保險業(yè)的影響》、《論保險條款解釋的法律約束力》、《保險新險種也有知識產(chǎn)權——淺談保險新險種經(jīng)營權的法律保護》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概述
第一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的起源和歷史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各國關于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的立法概況
第三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的法律性質、原理及社會功能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與相關理論的比較研究
第一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與物上代位權的比較研究
第二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與債權轉讓的比較研究
第三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與其他相關理論的比較研究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法律構成
第一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成立
第二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范圍
第三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限制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
第一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名義和對象
第二節(jié)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行使方式
第三節(jié) 代位求償訴訟中對保險合同的司法審查問題
第四節(jié) 被保險人與第三人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對保險人的效力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協(xié)調與保護
第一節(jié) 代位求償權與直接求償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
第二節(jié) 被保險人的義務
第三節(jié) 第三人的權利和義務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保險代位求償?shù)念愋突治?
第一節(jié) 海上保險中的代位求償
第二節(jié) 責任保險中的代位求償
第三節(jié) 保證和信用保險中的代位求償
第四節(jié) 涉外保險代位求償中的國際私法問題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保險代位求償制度面臨的挑戰(zhàn)和變革
本章小結
結語——如何構建中國的保險代位求償制度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