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史藝術的故事

藝術的故事

藝術的故事

定 價:¥280.00

作 者: (英)貢布里希
出版社: 廣西美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藝術史

ISBN: 9787807463726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6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藝術的故事》是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它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fā)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tǒng)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

作者簡介

  E.H.貢布里希(sir E.H.Gombrich)(1909—2001),生于維也納,并在維也納大學攻讀美術史。1936年移居英國,進入沃爾堡大學。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美術講座教授,倫敦大學藝術史教授,哈佛、康奈爾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勛爵。主要學術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理想與偶像》、《象征的圖像》、《木馬沉思錄》等。貢布里希善于以簡明曉暢的語言來表達嚴肅的題目,以便初入門者能輕松學習。譯者簡介:范景中,1951年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1979年人浙江美術學院攻讀藝術理論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先后任《美術譯叢》和《新美術》主編、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出版社總編等職。范景中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美術史的研究工作,著重于把美術史的研究與人文科學研究相結合。出版的論著有:《法國象征主義畫家摩羅》、《古希臘雕刻》、《圖像與觀念》、《柳如是集》、《美術史的形狀》等。主要譯著存《藝術的故事》、《藝術與錯覺》、《通過知識獲得解放:波普爾論文集》、《藝術與科學》、《藝術與人文科學:貢布里希論文集》、《希臘藝術手冊》、《圖像與眼睛》等。楊成凱筆名林夕,1941年生,山東招遠市人。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系,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員。學術活動范圍廣泛,在語言學理論、漢語語法、文學藝術、目錄版本、古籍整理等領域都有著述發(fā)表。尤為傾心中國古文獻整理和研究,現(xiàn)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漢語語法理論研究》,其他論著見有關專業(yè)刊物。

圖書目錄

中譯本前言
第十二版前言——第十六版前言(英文版)
初版前言
導論
論藝術和藝術家
1 奇特的起源
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2 追求永恒的藝術
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克里特
3 偉大的覺醒
希臘,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
4 美的王國
希臘和希臘化世界,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l世紀
5 天下的征服者
羅馬人,佛教徒,猶太人和基督教徒,l至4世芻
6 十字路口
羅馬和拜占庭,5至13世紀
7 向東瞻望
伊斯蘭教國家,中國,2至13世紀
8 西方美術的融合
歐洲,6至ll世紀
9 戰(zhàn)斗的基督教
12世紀
10 勝利的基督教
13世紀
11 朝臣和市民
14世紀
12 征服真實
15世紀初期
13 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一)
意大利,15世紀后期
14 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二)
北方各國,15世紀
15 和諧的獲得
托斯卡納和羅馬,16世紀初期
16 光線和色彩
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16世紀初期
17 新知識的傳播
德國和尼德蘭,16世紀初期
18 藝術的危機
歐洲,16世紀后期
19 視覺和視像
歐洲的天主教地區(qū),17世紀前半葉
20 自然的鏡子
荷蘭,17世紀
21 權力和榮耀(一)
意大利,17世紀后期至18世紀
22 權力和榮耀(二)
法國,德國,奧地利,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
23 理性的時代
英國和法國,18世紀
24 傳統(tǒng)的中斷
英國,美國,法國,18世紀晚期和19世紀初期
25 持久的革命
19世紀
26 尋求新標準
19世紀晚期
27 實驗性美術
20世紀前半葉
28 沒有結尾的故事
現(xiàn)代主義的勝利
潮流的再次轉變
改變著的歷史
藝術書籍舉要
年表
地圖
英文插圖目錄(按收藏地點排列)
索引
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