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居》作者本著“田野考察”的精神,遍跑江南眾多村落,尋訪數(shù)以干計的老屋,用文化拾穗的方式論述了江南民居的生成發(fā)展條件和文化內涵,它以合院式為基本形制,大屋頂、木構架、榫卯結構、拾梁與穿斗結合。主要有天井式、庭院式、宅園式(園林宅第)三種類型。平面布局為廳堂式,有軸線,建筑外貌和諧樸素,內部木裝修細膩紛繁。它和禮制建筑祠堂、宗廟、書院等一道以粉墻黛瓦、玄廊朱柱、天井、院落、大屋頂、小青瓦、瓦當、深擔、吉拙的屋脊、生動的脊飾、錯落有致的馬頭墻構成庭院深邃,參差顧盼的村落風貌。江南民居不僅僅是住人的容器,而且還有品節(jié)制度、禮儀精神。它集住、貯、生產、教育、民藝、祭祖祭天六義為一體,具有中華文化哲理、天人合一內省氣質、自律精神等特色和戀土品格、環(huán)農業(yè)特征。作者還論述了江南傳統(tǒng)大屋中人、宅、天地(自然、社會、國家)之間的辯證關系。認為處理好住宅和人、自然、社會、國家關系,是實現(xiàn)人、自然、社會三者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