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序言
第一章 佛教戒律概說
第一節(jié) “結戒”與“戒相”
一、“結戒”的緣起
二、“戒相”的內容
第二節(jié) 律藏的形成與內容
一、律藏的形成
二、律藏的內容
三、密教的戒律
第三節(jié) 律師與律論
一、什么是“律師”
二、律學與律論
第四節(jié) 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
一、重視自省
二、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
第二章 律學的種子:漢魏三國時戒律的傳入
第一節(jié) 漢魏佛教戒律的一般特征
第二節(jié) 東漢時的重要戒律學譯述
一、《法鏡經》的律學思想
二、《拔陂菩薩經》和《受十善戒經》的在家菩薩戒思想
三、《四十二章經》的律學思想
第三節(jié) 安世高譯經中的戒律思想
一、《大比丘三千威儀》的戒律觀
二、安世高其他譯經中的戒律思想
第四節(jié) 《牟子理惑論》的戒律觀
第五節(jié) 三國時期的戒律和律學活動
一、魏地的律學狀況與翻譯
二、吳地的律學翻譯
三、蜀地律學狀況
第三章 律學的萌芽:兩晉時期的律學活動
第一節(jié) 兩晉時期的律學背景和活動
一、僧團龐大,良莠不齊
二、“夷夏之辨”中折射出的戒律觀
三、比丘尼的出現
四、法顯和智猛西行求法
五、戒壇的初興
第二節(jié) 東晉時僧人的律學思想和活動
一、佛圖澄的戒律觀
二、道安的戒律觀和律學活動
三、慧遠的律學活動
第三節(jié) 兩晉時期的律本翻譯
一、廣律的翻譯
二、兩晉十六圉時期其他的律學翻譯
第四節(jié) 兩晉時期的菩薩戒
一、菩薩戒經典的翻譯
二、鳩摩羅什和曇無讖
三、《大般涅槃經》的菩薩戒思想
第五節(jié) 律師隊伍的形成
第四章 律學的展開(一):南朝時的律學
第五章 律學的展開(二):北朝時的律學
第六章 律學的繁榮:隋唐時期的律師和律學
第七章 唐代律宗(一):相部宗
第八章 唐代律宗(二):南山宗
第九章 唐代律宗(三):東塔宗
第十章 延續(xù)的輝煌:五代十國時期的律宗
第十一章 律宗的中興:宋代的律宗
第十二章 異樣的色彩:遼金元時期的律學
第十三章 融合中的發(fā)展:明代的律學和律宗
第十四章 沉寂后的挺立:清代的律學和律宗
第十五章 歷史轉折中的復興:民國時期的律宗
結語
附錄一:佛教史傳中的“南山祖統(tǒng)”
附錄二:元照《南山律宗祖承圖錄》
附錄三:中國主要的大乘菩薩戒經典和注疏
附錄四:中國著名律寺或與律學相關的寺院
附錄五:中國佛教律學、律宗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