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學習方法/報考體驗學習論: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

體驗學習論: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

體驗學習論: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

定 價:¥20.00

作 者: 高慎英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新視界教育文庫
標 簽: 學習方法與自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3376148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 頁數: 210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比較完整地保持了博士論文的原貌,本書努力在三個方面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一,系統(tǒng)考察學習方式與知識觀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教育歷史實踐業(yè)已表明,只有在參與者。知識觀取代旁觀者知識觀之后,學習方式才獲得從接受學習向體驗學習轉換的可能。第二,在考察知識觀的源頭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旁觀者知識觀源于古希臘自然哲學家所追求的“一切是一”的理性沉思。這種“一切是一”的認識方式把。變幻奠測的自然和世界歸結為萬變不離其宗的“先在本質”。在旁觀者知識現(xiàn)的影響下,古希臘的自由教育、近代教育以及后來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甚至布魯納所倡導的發(fā)現(xiàn)學習,都屬于“接受學習”的范疇。第三,對參與者知識觀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歷程的考察發(fā)現(xiàn),參與者知識觀始于對“先在本質”的拒絕。對“先在本質”的拋棄表面看只是轉換了對自然界的描寫,實際上它帶來的是作為認識者的“人”的解放。

作者簡介

  高慎英,女,1968年7月出生,河北衡水人。廣東教育學院教育系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教育研究方法”。出版學術專著兩部:《有效教學論》(第一作者,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在《課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論與實踐》等雜志上發(fā)表文章20余篇。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旁觀者知識觀視野中的接受學習
 第一章 旁觀者知識觀的肇始
 一、人對“本質”的靜觀
 (一)前蘇格拉底時代對“本質”的叩問與棄絕
 (二)蘇格拉底等人對“本質”的重新追求
 (三)蘇格拉底的提問方式及其迷失
 二、知識對日常生活的放逐
 (一)遠離公共生活的蘇格拉底
 (二)崇尚理性而反對詩人的柏拉圖
 (三)亞里士多德的“邏輯”知識對情感的再次過濾
 三、知識與行動分立:理智的沉思
 第二章 旁觀者知識觀的流行
 一、與個人無關的機械決定論
 (一)“簡單規(guī)則”作為另一種“本質”
 (二)旁觀“簡單規(guī)則”的后果
 二、為機械決定論留下地盤的二元論
 第三章 旁觀者知識觀中的“接受學習”
 一、古希臘自由教育中的“接受學習”
 (一)“發(fā)展理性”:對先在本質的接受
 (二)指向“發(fā)展理性”的自由藝術課程
 二、近代教育中對科學知識的“接受”
 (一)課程內容對“接受學習”的支持
 (二)課程編制中的目標模式對“接受學習”的鎖定
 (三)課程實施中對學生的遺忘
 三、現(xiàn)代教育中的接受與發(fā)現(xiàn):殊途同歸
 (一)“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接受性質
 (二)“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悖論
 (三)發(fā)現(xiàn)學習與接受學習的“共識”
第二部分 參與者知識觀視野中的體驗學習
 第四章 參與者知識觀的意見
 一、“先在本質”的幻滅
 二、不同的“視角”看到不同的知識圖景
 三、從“靜觀”轉向“對話”
 第五章 走向“體驗學習”
 一、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尋求”
 (一)在“變化”中求知
 (二)面向復雜本身
 (三)參與知識的建構:
 二、確定性尋求中超越“細節(jié)教育”
 (一)知識的“隱性之維”
 (二)附帶知覺:隱性知識的運作方式
 (三)知識的不可教性
 三、確定性尋求中的“熱情求知”
 (一)“求知興趣”
 (二)“求知信仰”
 四、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學習方式轉變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附錄1:解讀“研究性學習”
 附錄2:“發(fā)現(xiàn)學習”的秘密
 附錄3:“有效教學論”的理想
 附錄4:自由教育的傳統(tǒng)及其流變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