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論文集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當代道教戒律建設的。戒律,對于任何一個宗教來說,都十分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帶有根本性質。宗教的最本質的特征是由其信仰決定的。然而其信仰初步建立后如何鞏固,信仰的內容如何付諸實踐,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來加以保證。戒律便是其一。道教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戒律體系。闡釋道教根本教義的書,如《道教義樞》,介紹道教基礎內容的書如《云笈七簽》,都對戒律作了充分的闡釋與介紹。唐代孟安排《道教義樞》說:“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又能防止諸惡也。律者,率也,直也,慄也。率計罪愆,直而不枉,使懼慄也?!庇謴图咏忉屨f:“戒律者,戒,止也,法善也。止者,止惡,心口為誓,不作惡也?!薄奥烧?,終出于戒中,無更別目,多論罪報刑憲之科,如師制鬼,玄者、女青等律具。斯則戒主于因,律主于果。以戒論防惡,律論止罪故也。”意思是戒是讓學道者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知道如何去止斷惡行,效仿善德。所以戒就因而說,即從源頭上截斷產生錯誤的根基;而律是就果上說,既已有罪,必須領受懲罰,所以律的制定,讓人畏懼行為陷于罪惡時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從而不敢染指錯誤的行為和思想。二者都要求人們從思想深處建立起防過止非的警戒。作為符箓的大宗,正一道素來重視戒律,現在《道藏》里還保留著大量的戒律,它們不少是依經而行,明初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道門十規(guī)》中說:“凡行持,以戒行為先?!闭恢匮莘ǎ婪ǖ氖┬?,還是要以道士平時守戒持律為前提,否則行法者自身不正,如何召神役將,如何考召處分?而原來較多傾向于煉養(yǎng)的全真教,也很早形成了自己的戒律體系,明末清初的王常月,改單傳密授為公開放戒,其初真、中極與天仙大戒,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他所倡導的做法,甚至于被一些人稱之為“律宗”。足見戒律在道門中地位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