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藝術(shù)藝術(shù)理論大師的藝術(shù)課:神韻天成

大師的藝術(shù)課:神韻天成

大師的藝術(shù)課:神韻天成

定 價:¥21.00

作 者: 學(xué)養(yǎng)齋 編
出版社: 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藝術(shù)理論

ISBN: 9787810973076 出版時間: 200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9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吾所謂藝者,乃盡人力使造物無遁形;吾所謂美者,乃以最敏之感覺支配、增減、創(chuàng)造一自然境界,憑藝傳出之。藝可不借美而立(如寫風(fēng)俗、寫像之逼真者),美必不可離藝而存。藝僅足供人參考,而美方足令人耽玩也。今有人焉,作一美女浣紗于石畔之寫生,使彼浣紗人為一貧女,則當(dāng)現(xiàn)其數(shù)垂敗之屋,處距水不遠(yuǎn)之地,濫槁斷瓦委于河邊,荊棘叢叢懸以槁葉,起于石隙石上,復(fù)置其所攜固陋之筐。真景也,荒蔓凋零困美人于草萊,不足寄興,不足陶情,絕對為一寫真而一無畫外之趣存乎?其間,索然乏味也。然藝事已畢。倘有人焉,易作是圖,不增減畫中人分毫之天然姿態(tài),改其筐為幽雅之式,野花參整,間入其衣;河畔青青,出沒以石,復(fù)綴苔痕。變荊榛為佳木,屈伸具勢;濃蔭入地,掩其強(qiáng)半之破墻;水影亭亭,天光上下,若是者盡荊釵裙布,而神韻悠然。人之覽是圖也,亦覺花齊草馥,而畫中人者,造世獨(dú)立矣。此盡藝而盡美者也。雖百世之下觀者,尤將色然喜,不禁而神往也。若夫天寒袖薄,日暮修竹,則間文韻,雖復(fù)畫聲,其趣不同,不在此例。故準(zhǔn)是理也,則海波彌漫,問以白鷗;林木幽森,綴以黃雀;暮云蒼靄,牧童挾牛羊以下來;蒹葭迷離,舟子航一葦而逕過。武人騁駿馬之馳,落葉還摧以疾風(fēng);狡兔脫巨獒之嗅,行徑遂投于叢莽。舟橫古渡,塔沒斜陽;雄獅振吼于巖壁之間,美人衣素行濃陰之下,均可猾突視覺,增加興會,而不必實(shí)有其事也。若夫光暗之未合,形象之乖準(zhǔn),筆不足以資分布,色未足以致調(diào)和,則藝尚未成,奚遑論美!不足道矣。

作者簡介

暫缺《大師的藝術(shù)課:神韻天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講 中國繪畫(主講:李叔同)
一、緣起
二、隋唐時期
三、宋元時期
四、明代時期
五、清代時期
六、圖畫修得法
第二講 中國書法(主講:李叔同)
一、緣起
二、五大書體及其流派
三、歷代書法家及其作品
四、寫字的方法
第三講 中國篆刻(主講:李叔同)
一、緣起
二、明代篆刻
三、清代篆刻
第四講 西洋畫法(主講:李叔同)
一、序言
二、總論
三、木炭畫
四、水彩畫
五、油畫
六、色粉條畫
七、墨水筆畫
第五講 水彩畫法說略(主講:李叔同)
一、水彩畫材料
二、水彩畫之臨本
第六講 石膏模型用法(主講:李叔同)
一、石膏模型為學(xué)圖畫者最良之范本
二、收藏法
三、教室之選定及室內(nèi)之設(shè)備
四、圖畫之材料
第七講 藝術(shù)談(主講:李叔同)
一、理論
二、手工藝術(shù)
三、繪畫藝術(shù)
第八講 音樂談(主講:李叔同)
一、西洋器樂種類概說
二、唱歌法大意
第九講 大師談藝錄
一、齊白石談藝錄
二、黃賓虹談藝錄
三、徐悲鴻談藝錄
附錄:
古畫品錄序/謝赫(南朝齊)撰
論畫六法/張彥遠(yuǎn)(唐)撰
山水論/王維(唐)撰
二十四畫品/黃鉞(清)撰
書譜/孫過庭(唐)撰
海岳名言/米芾(宋)撰
畫禪室隨筆/董其昌(明)撰
書概/劉熙載(清)撰
藝舟雙楫/包世臣(清)撰
廣藝舟雙楫/康有為(清)撰
印章要論/朱簡(明)撰
篆學(xué)指南/趙宦光(明)撰
印章集說/甘旸(明)撰
印說/陳煉(清)撰
敦好堂論?。ü?jié)選)/吳先聲(清)撰
印學(xué)管見/馮承輝(清)撰
篆刻十三略/袁三?。ㄇ澹┳?/div>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