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哲學批評普遍、連續(xù)、永恒的主體性,而關注當下、個別、斷裂、多變的自我主體性,在馬克思批判內在的自我主體和伸張以勞動為新奠基的社會性專題之間,主體性何去何從?主體還能為什么奠基?為真理、秩序、歷史、發(fā)展,還是只為伸張個性的自我?認識論意義和實踐哲學意義上的主體有何區(qū)別?主體真能自足自立嗎?當馬克思強調個我主體的內在奧秘是某種社會性時,這種社會性是主體的支撐還是消解?主體性與社會性能協調一致、獲得統(tǒng)一嗎?蘇格拉底的死預示著哲學主體性只能退回自身內在,還是近代啟蒙重新致力于對大眾社會的改造,指望所有人都能成為主體,從而使得再回到蘇格拉底之路又重開光明?循著這些問題,《追尋主體》從近代主體誕生時就內含著的四對矛盾沖突出發(fā),著重于以前我們并不重視的馬克思與德國早期浪漫派及施蒂納的相互關聯,探討了勞動主體與浪漫主體在反諷與現實、存在與意識、史詩與浪漫詩、藝術與勞作、主體性與社會性、純粹主體與經驗主體、感性與超驗形上學、遏止虛無主義等問題上呈現出的不同視野和觀點,并針對流行見解提出了較為獨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