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軟件工程導論

軟件工程導論

軟件工程導論

定 價:¥29.00

作 者: 朱少民 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教材·軟件工程
標 簽: 軟件工程/開發(fā)項目管理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186236 出版時間: 200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6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軟件工程最基本的核心——“質量和生產率”展開,力求通過一些具體的實例來說明軟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本書在回答為什么要研究軟件工程問題之后,首先系統(tǒng)地給出軟件工程的知識體系框架,幫助讀者建立起軟件工程的完整且清晰的概念。然后深入軟件過程、軟件工程目標和要求的討論,全面闡述了軟件工程的思想、方法、技術和工具,結合軟件工程環(huán)境、軟件項目管理等內容,使讀者堅實地掌握和運用軟件工程的知識內涵。本書內容豐富,構思新穎,突破軟件工程圖書的傳統(tǒng)框架,使整個軟件工程體系更清晰,從思想和管理出發(fā),自然延伸到流程、方法、工具和環(huán)境,重新闡釋了軟件工程體系。本書吸收了軟件工程的最新進展,適應軟件即服務(SaaS)的開發(fā)模式,增加了相應的內容,符合當今軟件工程的實際需求。本書系統(tǒng)性強、通俗易懂,內容豐富且實用,理論和實踐有效地結合,可作為高等學校的軟件工程專業(yè)、計算機軟件專業(yè)和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適合各類軟件工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學習。

作者簡介

  朱少民,男,1964年出生,1988年碩士畢業(yè) 、1995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目前擔任一家跨國公司的中國區(qū)高級質量總監(jiān)。先后在大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國際一流的跨國企業(yè)工作,從事軟件開發(fā)、測試、QA和過程改進等工作近二十年,先后獲得機械工業(yè)部、安徽省、合肥市、青島市等多項科技進步獎。在美國硅谷工作兩年。

圖書目錄

引子
第1章 為什么要研究軟件工程
1.1 軟件危機
1.1.1 軟件不再只是程序
1.1.2 危機四伏
1.1.3 軟件危機之證
1.2 軟件的問題在哪里
1.2.1 軟件特性
1.2.2 軟件業(yè)所面臨的問題
1.2.3 軟件問題的幽默畫
1.3 軟件工程的誕生
1.4 軟件工程的命題
1.5 軟件工程知識體系
1.5.1 軟件工程知識體系的構成
1.5.2 軟件工程要素
1.5.3 SWEBOK
1.6 現(xiàn)代軟件工程
1.6.1 開源軟件運動
1.6.2 SaaS
1.6.3 現(xiàn)代軟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1.7 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軟件過程
2.1 完整的軟件生命周期
2.1.1 軟件的工程過程
2.1.2 綜合的軟件過程
2.2 需求工程
2.2.1 軟件需求
2.2.2 需求開發(fā)
2.2.3 需求管理
2.3 設計
2.3.1 軟件設計的目標
2.3.2 體系結構設計
2.3.3 詳細設計
2.3.4 部署設計
2.3.5 設計評審
2.4 實施
2.4.1 單元測試
2.4.2 集成測試
2.4.3 功能測試
2.4.4 系統(tǒng)測試
2.4.5 驗收測試
2.5 部署、運行和維護
2.5.1 系統(tǒng)部署
2.5.2 軟件運行和技術支持
2.5.3 維護過程
2.6 軟件非工程過程
2.6.1 計劃
2.6.2 質量保證和管理的過程
2.6.3 項目管理過程
2.6.4 基礎設施和過程改進
2.7 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軟件工程目標和要求
3.1 軟件工程的基本目標
3.2 軟件工程的影響要素
3.3 軟件工程的業(yè)務需求
3.4 軟件工程的質量要求
3.4.1 質量的含義
3.4.2 客戶是質量的焦點
3.4.3 軟件質量的特性
3.4.4 影響軟件產品質量的因素
3.4.5 軟件過程的質量因素
3.4.6 軟件質量的指標
3.5 軟件工程的成本要求
3.5.1 軟件工程的固有成本
3.5.2 軟件的可變成本
3.5.3 軟件工程的劣質成本
3.6 軟件工程的資源限制
3.7 軟件產品集成要求
3.7.1 傳統(tǒng)產業(yè)的啟示
3.7.2 軟件產品工程
3.8 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軟件工程思想
4.1 永遠不可低估思想的作用
4.2 以人為本
4.3 軟件開發(fā)不是一門藝術
4.4 向傳統(tǒng)工業(yè)學習
4.4.1 客戶為導向
4.4.2 需求分析是基礎
4.4.3 過程決定結果
4.4.4 持續(xù)改進過程
4.4.5 缺陷預防
4.4.6 圍繞項目開展工作
4.4.7 驗證和確認缺一不可
4.4.8 以架構設計為中心
4.5 軟件工程的例外
4.5.1 迭代
4.5.2 敏捷開發(fā)思想
4.5.3 持續(xù)構建和集成
4.5.4 永遠的Beta
4.5.5 面向對象是一種思想
4.5.6 軟件工程應歸為知識管理
4.6 軟件工廠思想
4.6.1 模塊化思想
4.6.2 面向構件思想
4.6.3 軟件復用
4.6.4 中間件
4.6.5 自動化無處不在
4.7 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軟件工程方法
5.1 軟件方法論
5.1.1 系統(tǒng)工程方法論
5.1.2 軟系統(tǒng)方法論
5.1.3 軟件工程方法體系
5.2 用戶需求的獲取方法
5.3 軟件工程的分析方法
5.3.1 系統(tǒng)分析方法
5.3.2 問題分析方法
5.3.3 根本原因分析
5.3.4 決策分析
5.4 軟件工程的設計方法
5.4.1 原型設計方法
5.4.2 結構化方法
5.4.3 面向對象方法
5.4.4 面向構件設計方法
5.4.5 面向服務方法
5.4.6 可視化方法
5.5 軟件測試方法
5.5.1 白盒和黑盒的測試方法
5.5.2 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測試方法
5.5.3 ALAC測試和隨機測試
5.5.4 自動化測試方法
5.6 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軟件建模
6.1 一個簡單建模的例子
6.2 軟件建模
6.2.1 為什么要建模
6.2.2 軟件建模概述
6.2.3 如何建模
6.3 元建模
6.4 建模語言和UML
6.4.1 建模語言的起源
6.4.2 實體關系建模
6.4.3 UML
6.4.4 UML視圖
6.4.5 建模機制
6.4.6 系統(tǒng)建模語言SysML
6.4.7 虛擬現(xiàn)實建模語言
6.5 軟件過程模型
6.5.1 瀑布模型的不足
6.5.2 V模型詮釋軟件過程
6.5.3 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RUP
6.5.4 MSF的過程模型
6.6 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軟件工程環(huán)境
7.1 環(huán)境造就軟件
7.2 軟件工程組織
7.2.1 軟件組織環(huán)境
7.2.2 軟件組織的作用
7.2.3 PSP改進個人能力
7.2.4 TSP提高團隊水平
7.2.5 完整的組織框架
7.3 軟件工程文化
7.3.1 過程文化
7.3.2 質量文化
7.4 軟件工程基礎設施
7.5 過程定義
7.5.1 軟件過程定義的基礎
7.5.2 剪裁標準軟件過程的指南和準則
7.6 過程評估和改進
7.6.1 軟件過程評估的目標和期望
7.6.2 軟件過程評估的內容和范圍
7.6.3 軟件過程評估的方式和類型
7.6.4 軟件過程評估的方法
7.6.5 過程改進的IDEAL模型
7.6.6 過程改進的Raytheon方法
7.6.7 過程改進實施的原則
7.6.8 過程改進實施
7.7 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軟件項目管理
8.1 軟件項目管理概述
8.1.1 軟件項目管理的3P
8.1.2 軟件項目管理的實質
8.1.3 軟件項目管理的目標和范圍
8.2 軟件項目的分類
8.3 制定計劃
8.3.1 軟件規(guī)模度量
8.3.2 軟件開發(fā)的估算模型
8.3.3 項目工作量估算
8.3.4 日程和人力資源安排
8.3.5 項目成本估算
8.4 資源管理
8.5 進度和成本管理
8.5.1 里程碑控制和關鍵路徑
8.5.2 項目成本控制
8.5.3 項目進度的特性及外在關系
8.6 質量管理
8.6.1 軟件質量計劃
8.6.2 軟件評審
8.6.3 缺陷預防
8.6.4 質量度量
8.7 風險管理
8.7.1 風險識別
8.7.2 風險分析和評估
8.8 軟件配置管理
8.8.1 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
8.8.2 版本控制
8.8.3 變更控制
8.9 項目跟蹤和控制
8.10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軟件工具
9.1 ICASE
9.2 IDE
9.3 商業(yè)工具解決方案
9.3.1 典型的完整解決方案
9.3.2 商業(yè)IDE
9.3.3 需求分析和管理工具
9.3.4 建模和設計工具
9.3.5 測試工具
9.3.6 配置管理工具
9.4 開源工具集成的解決方案
9.4.1 開源代碼許可協(xié)議
9.4.2 開源的Web開發(fā)框架
9.4.3 開源的IDE
9.4.4 PHP及其他語言的IDE
9.4.5 開源測試工具
9.4.6 覆蓋軟件過程的其他開源工具
9.5 小結
思考題
附錄A 軟件工程術語中英文對照
附錄B 項目視圖和范圍的文檔模板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