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 法蘭克福學派的發(fā)展歷程
二 中國學者對法蘭克福學派的三種解釋模式
三 法蘭克福學派的三個批判模式
第一章 霍克海默:批判理論的形成與批判理論的第一個模式
一 資產階級歷史哲學批判
二 批判理論和傳統(tǒng)理論:對社會歷史方法論的不同理解
三 啟蒙辯證法:自我持存和自我毀滅的辯證法
四 理性的主觀化及其后果
第二章 阿多諾:非同一性的拯救方案
一 發(fā)達資本主義和被摧毀的生活
二 對社會研究中的實證方法的批判
三 同一性思維批判
四 文化工業(yè)對人的個性的限制
第三章 魏特夫:東方社會研究
一 東方社會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 治水國家與治水意識
三 對東方專制主義的分析
第四章 馬爾庫塞:實證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與社會辯證法
一 實證主義和法西斯主義
二 馬克思的辯證社會理論分析
三 人類自我壓抑的根源和擺脫壓抑的途徑
四 否定向度的渴望
第五章 弗羅姆:走向幻想鎖鏈的彼岸
一 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的異同
二 人道主義的性格理論
三 資本主義社會批判和健全社會的構想
第六章 羅文塔爾:通俗文學的社會分析
一 作為商品的文學和作為藝術的文學
二 關于藝術和通俗文化:一個思想史的回顧
三 大眾偶像的批判
第七章 瑙曼:法西斯主義產生的政治和社會根源分析
一 對魏瑪共和國崩潰和法西主義統(tǒng)治的特點的分析
二 政治權力和法律的社會根源分析
三 政治自由的三個要素
第八章 基希海默:民主法治國家的期盼
一 形式民主還是實質民主:對《魏瑪憲法》的兩種不同態(tài)度
二 對立面的消失及其根源分析
三 政治正義問題的探究
四 用法治精神來解決正當性和合法性之間的沖突
第九章 哈貝馬斯:系統(tǒng)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與批判理論的第二個模式
一 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初步反思
二 把交往的因素納入重建歷史唯物主義的計劃中
三 系統(tǒng)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自由喪失”的根源的新探索
四 程序主義民主制度和現代性的事業(yè)
第十章 施密特:在超越自然中實現自由
一 超越“自然存在”和“自然關系”
二 馬克思歷史觀中結構和歷史的關系
第十一章 維爾默:馬克思歷史觀中的矛盾和現代社會中的政治變革
一 馬克思的思想中科學批判和意識形態(tài)批判的對立
二 現代政治中的“具體烏托邦”
第十二章 霍耐特:為承認而斗爭與批判理論的第三個模式
一 對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批判理論的批判
二 福柯權力斗爭模式和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模式
三 黑格爾和米德:承認理論的兩種模式
四 主體間相互承認的模式與社會批判的理論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