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戲曲論稿》共29論,是他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研究明清戲曲的論文匯編。盡管我對萬曙同志的治學情況比較熟悉,但這些論文有的我讀過,有的尚未讀過?,F在,作者把它們匯集在一起,不僅讓我更全面地了解到他對明清戲曲做了哪些研究,也讓我感覺到他對明清戲曲研究很有廣度和深度。作者將它們分為“曲家考論”、“曲史求證”、“曲論探勝”三編,表明這些論文各有側重點。但在我看來,每篇論文都有作者的獨特之見,或者在材料上有新的發(fā)現,或者在觀點上提出自己新的思考。這里,難以對每篇論文一一作出評價,僅就《明清戲曲論稿》總體的學術價值談點自己的看法。明清戲曲的歷史長達700多年,其內容之豐富,是任何學者都不能盡究的。每個學者也只能根據自己的學術旨趣和積累,開發(fā)其中的一些問題。萬曙同志的這些論文在選題上大體有兩類:一是有關明清戲曲的名家名作和若干重要問題的探討,例如對沈璟的重新評價,對李漁戲劇理論體系的總結,對《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思想和藝術的評論,以及對明代戲曲流派、明代戲曲評點、明清時期戲曲本體觀的演變諸問題的梳理等,都豐富了對明清戲曲文學、戲曲理論、戲曲發(fā)展史的認識。二是有關安徽戲曲作家作品以及戲曲文化的研究,因為作者身處安徽,有著鄉(xiāng)邦感情和地理優(yōu)勢,所以,對朱權、鄭之珍、汪道昆、梅鼎祚、汪廷訥、方成培等安徽籍的戲曲作家,均有考論,對青陽腔、“滾調”、明清徽州的演劇活動,以及明清兩代的包公戲,也都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論述,豐富了這些論題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