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工藝美術,行業(yè)繁多,分布面廣,花色品種豐富多彩,主要有陶瓷、花邊、刺繡、地毯,織錦,景泰藍、石雕、玉石雕刻、象牙雕刻、木雕、漆器、編織、玩具等產品,從不同形式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感情,以及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與審美需求。本書重點介紹中國民間刺繡染織工藝的繡花、桃花、抽紗、補花、印花、棉織、毛織,緙絲、絲織等及少數(shù)民族的裝飾圖案,為了便于讀者了解和欣賞,現(xiàn)將各類品種的特點及制作工藝作些簡要介紹。我國的刺繡歷史悠久,在3000多年前就有出現(xiàn),以后歷代相傳,技藝逐步提高,繡法曰益精巧。其主要產地有北京、上海、江蘇,湖南、廣東、山東、福建等,維吾爾族,苗族、傣族、哈薩克族、瑤族,布依族等各族聚居的地方,也都有繡花工藝,在技法上,繡花的針法是多式多樣的,如平繡、盤繡、打子(亦稱打籽、結子)、亂針繡等。我國的刺繡工藝,由于積累了長時期的經驗,掌握了豐富的表現(xiàn)方法,采用了寫實而又富于裝飾性的風格。因此它能生動活潑地來表現(xiàn)各類內容。裝飾各種用品。在色彩的配置方面。能做到調和而不單調。如江蘇蘇州的“蘇繡”,以針腳細密、繡工精致、色彩淡雅著名。民間藝術家利用千針萬線,繡出各種花卉、翎毛、山水、人物、動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匠心之巧絕非一般。湖南湘繡。以寫實居多,色彩鮮艷明快。廣東粵繡戲裝、婚禮服多用金銀線盤金刺繡,布局緊密,鮮艷沉著大氣,四川蜀繡,繡工精致簡練,秀麗生動,